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 (3 / 4)
        “微臣一定竭心尽力,辅佐梁王殿下!”

        “那范爱卿对东宫构架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赵祯又笑问道。

        范宁沉思片刻道:“微臣倒是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每天让一名相公来东宫给殿下讲解,某个朝政决议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相公不干涉东宫事务,但他要从政务上教授殿下。”

        赵祯笑了笑道:“让知政堂插手东宫,朕觉得不妥,梁王不需要相国来教授他,否则我就会让他去参与知政堂议事了,朕考虑良久,决定升文彦博为太子少傅,由他、韩爱卿、范爱卿三人组成东宫议事,除了重大军国政务和三品以上**,其他所有需要朕批示的奏折,都转到东宫,由你们三人协助梁王做出批示。”

        “微臣遵旨!”

        下午,宫内传来旨意,正式将梁王赵仲针改名为赵顼,册封为皇嗣,皇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皇太子,也可以说是皇太孙,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皇嗣只是一种名号,可以下旨册封,也可以下旨废除。

        而皇太子或者皇太孙却是国之重器,不能册封,必须要册立,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立储,一旦确定,那就不能轻易变更。

        可以这样理解,皇嗣就是非正式的皇太孙,是皇储的备份。

        赵祯这样册封也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赵氏皇家的规矩是不能早立太子,必须要到最后关头才确定继承人,但赵祯的精力和体力已经无法支撑朝政运转,他不得不放权给梁王,但放权给梁王又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就用了皇嗣这个折中的封号。

        赵氏皇族这个规矩确实坏了很多大事,比如宋哲宗驾崩,他就没有指定继承人,最后向太后不顾众臣反对,一意孤行地选了一个她喜欢的乖巧皇子为帝,这就是丧送了北宋大好江山的宋徽宗。

        只有历史上的宋英宗打破了这个规矩,他登基后就册封长子赵仲针为太子,原因很简单,他自己就受够了宋仁宗一直不肯册立太子的痛苦。

        赵祯随后又下旨,封文彦博实任太子少傅,和太子宾客韩绛、太子詹事范宁组成东宫议事,辅佐皇嗣赵顼处理朝廷政务。

        吴县木堵镇,范铁牛收到了一包从京城送来的包裹,这是他侄儿范宁专门派人从京城送来,包裹里是两只木盒,木盒里放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种子。

        同时捎来的还有一封信,信中范宁再三叮嘱他要收好这些种子,明天开春后试种,这两样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农作物。

        范铁牛心中有点发慌,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寄给自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