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方兴未艾的劳动力市场 (2 / 3)
大吴并没有禁止奴役的买卖,而且珠崖岛人力短缺,珠崖郡守府对此事也是听之任之。
当皇家集团的一些矿山、垦殖场也使用起这些奴役,各世家彻底放下心来,更多的各色奴役被运进了珠崖岛,旋即被各垦殖场、矿场、工坊雇买去,从事烦重的劳动。
这种情况,自然瞒不住时刻关注海外拓殖的孙亮。作为有着现代意识的穿越者,第一意识是对此反感,这是开历史的倒车,但此时,确是形势使然。
海外的拓展需要大量的劳力,而华夏之地,经过近百年的战争,大陆的人口已经大大地减少,魏、蜀、吴三国在籍之民不超过一千万,就里加上隐民,也不会超过二千万。这还不如后世一个中小省的人口,大陆都地广人稀了,谁还愿意抛家弃口前往海岛生活?
海外拓展需大量人口,也需要产生出更多的财富和利益,才能驱动更多的世家豪族投入海外的拓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向海洋。而大量的奴役的来到无疑补上了人口这块短板。
有需求就有市场,对此,孙亮只有违心地选择无视。
在朝廷的放纵下,这股歪风越吹越厉起来。珠崖、台湾先后又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劳役市场,大群的土著人、夷人、辽东人、真腊人丶倭人和少量西方海船带来的白人、黑人被运送到两地市场交易。
繁荣的人口市场,直接催生了专事捕奴的武装船队,甚而,皇家航海舰队都暗里参与了进来。
当扬州、荆州等内陆各农场、垦殖场都出现大量奴工时,孙亮终于坐不住了。找来诸勋臣认真地商议此事,可众勋臣的态度却令孙亮诧异不已。
许多饱读儒家典籍的勋臣们却务实地支持这和奴仆的制度。并引经据典地说明奴仆之制自古有之,甚至圣人亦有仆从等等似是而非的理论。
孙亮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十分清楚其中的缘由。由于新政的推行,世家豪族的隐民被大量清理出来,世家豪族的庄园人手大量不足,相应的,新兴的工坊也是劳力短缺,而这买来的奴仆,无疑是极为廉价的解决方法。
后世的伟人曾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而资本这头巨兽,好象还是自已把他放出来的。
经过一翻讨价还价,最后,朝廷下达优待奴仆诏令,诏令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强拘大吴百姓为奴;不得拘禁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奴仆。任何奴仆,为奴八年后,有权要求主人恢复其自由身份,而华夏之人,为奴不得超过三年。不得随意伤害奴仆,更不得随意打杀,奴仆的后代,一律不再为奴。
为此还再次修订了大吴人口诏令和教育诏令,规定一切人,不论种族,出生在大吴,则享有申请大吴户籍的权利,而且,不论出身,未成年人必须接受教育,此为强制性的义务。
随着诏令的下达规范,奴仆的交易更为繁荣起来,朝廷不得以,只好委派官员管理,增设奴籍登记,以便督促奴仆诏令的执行,严惩随意打杀处罚奴仆的行为;**门也对各世家进行监督检查,严惩畜养幼童为奴的行为,并不定期把未成年的奴仆后人登入户籍,送入学校。
当然,在海外之地,这种诏令的执行自然要打好大的折扣,对此,孙亮与朝廷都是有心无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