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5 官制 (2 / 5)
各部主事俱称尚书,正三品,各司主事为正四品,依次类推。
相比于宠大的行政机构,孙亮着重强调了监察机构的建设,御史台改制为国家监察总部,主事从二品,在各郡县设分部,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官员任职、清廉情况,并向上级监督捡查机构及政府通报,并根据上级检查机构意见开展进一步立案、查处工作。
全国军事实力由枢密院经一领导。地方行政长官除非授权,除掌握一些地方性郡兵、州兵维持治安、捕盗事宜外,不能直接指挥禁军、近卫军驻军,逐步取消私兵。枢密院主事为枢密使,由大司马改称而来,正一品。内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丶总后勤部,主事品级不定。
地方州、郡、县也设立相应机构,州牧由朝廷勋臣大臣兼任,主掌一州行政、军事,为正二品;州刺史负责一州行政事宜,为正三品。郡太守为正四品,县按大小为正五品至正七品不等。
朝廷礼仪上,孙亮也让新设礼部新制定了一套,正式取消了跪礼,靓见皇帝、下官见上官俱以躬身、作揖代之。孙亮还想取消极不习惯的称朕,但遭到众臣的坚决反对,只好不了了之。但私下场合也不再称朕。
官制敲定,孙亮昭告天下,让各州郡逐步推行。由于朱据、丁奉的支持,在荆州和新设江州却被立即施行。
新的官制下,朱据、诸葛恪、滕胤、吕岱、韦昭都进了内阁,朱据任新成立的枢密副使,兼荆州牧,近卫军副总司令,近卫2军军长交由陆抗。诸葛恪仍任丞相,内阁大臣,扬州牧,留守建业;滕胤为内阁大臣、广州牧兼**部部长,实际事务由全仪等人主持:吕岱为枢密使,近卫军总参谋长,兼农部尚书;丁奉任近卫军副总司令,枢密副使,江州牧,兼刑部尚书,近卫第一军交由吕据统领;韦昭统领门下省诸事,兼礼部尚书;孙嘿任吏部尚书;洛宏任户部尚书,兼近卫军总后勤部部长,全尚任工部尚书;全纪任黄门待郎,吏部侍郎兼近卫军政治处副主任。
为了充实各级官署,孙亮与众臣商议决定,定于新年二月中旬在武昌举行第一次招考,首批先拔一百人。
参考者或由各级政府、部队政治处、学校推荐,也可自行来武昌**招考处报考,不限家廷出身,不限地域。考试以策论、算术、实务为主,笔试成绩录取三百人参加面试。面试合格者经武昌大学进行短期行政培训揀。由吏部选拔入各官暑试用;面试未合格者,可优先入读新成立的武昌大学,以备下次招考。孙亮下令把昭文送至各州郡张贴,甚至蜀、魏一些地方,也让人带昭书前往宣扬、张贴。
为了规范考试内容,孙亮让**紧急编制了考试大纲,明确列明了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放至印书坊加紧印发,将免费发放给前来报名参考的学子。
新成立的武昌大学,应**命令,紧急开办了应试短期培训班。对赶考学子开展律令、公务知识、算术的培训。
这一切让世家豪族出身的博学大儒愤恨不已,却让许多前途无望的寒门学子欣喜不已。各州郡学子纷纷赶往武昌,甚至好些蜀地、魏地学子不远千里,兼程赶来,一时武昌城中学子汇聚如云,人手一册大纲,相互探讨着这种新颖的招考,并根据考试大纲,或入武昌大学旁听,或四处搜罗着相关书籍苦读恶补。
升平客栈是武昌一间供行商投宿的低级客栈,只因名号上有平步青云,直升云霄之意,为众多前来赶考的学子所青睐。一时人满为患。客栈的院子里,坐满了拿着书互相探讨的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