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景泰帝很无奈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景泰帝很无奈 (1 / 2)
        入夜了,门外秋风瑟瑟。

        应朝中文武重臣之请,景泰帝罕见的在乾清宫召见宁阳侯陈懋、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十余人。

        “隔一夜再议都不行?有何急事便说吧,朕哪怕彻夜不眠,也会让你们一次把话说完!”景泰帝支走当值的内侍、宫女,略显不满的冲众人道,言毕瞟了宁阳侯陈懋一眼。

        京城保卫战结束后,景泰帝新晋了两名侯爵级的勋贵,即武清侯石亨、昌平侯杨洪,其中石亨仍兼京城总兵,京营及五军都督府执事者大多听命于石亨,每遇朝中商议军国大事,众勋贵本该由石亨出头,但石亨近来卷入了一场风波,搞得景泰帝很难堪。

        石亨与杨洪是新贵,二人抱团很正常,进而与执掌右军都督府的柳溥、执掌前军都督府的都督张軏抱团也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柳溥、张軏非常差劲,柳溥出镇广西时,拿反叛的归化瑶民都没办法,一生中从未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完全是混资历混至高位的,而张軏更不堪,污行太多,以至公然纳贿乱政。

        这四人不仅抱团了,而且还抱团为宫聚等三名犯了贪暴失机死罪的军官说情,说三人骁勇善战,可戴罪立功。

        遇上石亨、杨洪说情,景泰帝岂有不信不依之理?于是,三名死囚被石亨等人生生从死牢里捞了出来,重新任职。

        不料,宫聚等人的其它污行被人陆续抖露出来,简直是“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啊,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不依了,联名劾奏石亨、杨洪、柳溥、张軏四人擅自为死罪之人脱罪,结党乱法,请求将石亨等交付三法司治罪。

        言官进而拿污行累累的张軏和身无寸功的柳溥说事,从舆论上把此次脱罪事件定性为坏人捞坏人,朋比为奸,石亨的形象因此一落千丈。

        景泰帝非常被动,不得不对言官说尽好话,极力为石亨洗清嫌疑。

        景泰帝力保石亨,无形中为其污行背书,这是用人长处造成的无奈,适逢国家多事之秋,正值用人之际,朝中人才凋零,可用之人大多有一身的毛病,看起来没毛病的“完人”又大多不具才干,德才兼备的良臣自古罕见啊。

        不过,景泰帝还是想暗中敲打敲打石亨,晾他一段时间,这不,如今商议军国大事时,勋贵中的代表人物变成了陈懋。

        大明的开国元勋都已离世,健在的元勋只有靖难之役那拨功勋中的寥寥数人,陈懋就是靖难之役的功勋,年过七旬,执掌中军都督府。

        大明的功勋都有一个通病,年轻的时候志存高远,且舍得玩命,而一旦上了年纪,爵位厚禄加身了,整个人就开始蜕变,渐渐蜕变成国朝的负资产,就像石亨、杨洪一样,年轻时敢与鞑子拼命,勇猛过人,可功成名就后,杨洪成天想着如何防止“水满则溢”的悲剧落到自己头上,石亨成天想的则是争权夺利。

        陈懋也是如此,年轻时随朱棣靖难,屡立战功,四十岁封侯之后,却开始穷奢极欲,声伎满堂,左拥右抱的能力越来越强,打仗的能力越来越差。

        陈懋都年逾古稀了,家中依然是女人成堆,有趣的是,开后宫要有雄厚的身体本钱才行,老陈的身子骨恰恰经得住女色消磨,后来活到了八十五岁,得以寿终,奇人啊,这让紫禁城里连续几任短命鬼皇帝情何以堪!

        让陈懋成为勋贵中的班头,并非源于陈懋德才出众,而是因为他资历最老,是天子需要笼络的人物。

        望着陈懋,景泰帝不禁暗中骂了一句:“你个老东西,‘后宫’比朕开得都大!”

        景泰帝心中浮起一丝感慨:都说得国天子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反过来看,那么多功臣,大多经得起患难的磨练,但又有几人经得住富贵的考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