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荆州形势,刘表的困境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荆州形势,刘表的困境 (2 / 3)
        假如赤壁之战,曹**了,曹操内部就陷入了夺位之争,很多士家门阀就有覆灭的危险,北方政权稳定下来,至少需要个好几年,并且没有能力对外发起战争,那么鲁肃的三分天下,取益州的战略思想就能成立了。

        那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情了,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理想很丰满,现实就很骨感。

        益州也并非那么容易打得下来,有时候一个城池攻打几年,都打不下来,刘备入益州是李严和法正这两个奇谋之士(间称奇士)把他迎进成都的,劝刘璋投降的。

        鲁肃的三分天下,进而称帝,退而割据江东战略打个折就实现了,孙权割据江东守成称帝,鲁肃的政治战略还是实现了,不过是打折的实现了。

        是江东没有人才吗?是周瑜,鲁肃,陆逊的才智不及荀彧,郭嘉,庞统,诸葛亮吗?

        我认为天才的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是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影响整个局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大家把自己的地盘经营的都很稳定,就算孙武在世,你攻打一个城池,也是很难打得下来的。

        因为大家都不蠢,都在等待对手犯错误,假如你把自己想的很聪明,把别人想的很蠢,那你就输了,那你就是一个蠢货。

        三国为什么能相持数十年,为什么谁发动战争,谁就输,就是这个原因,你打我,我守好地盘,然后等你犯错误,你一犯错误,我就一棒子闷死你。

        所谓百密必有一疏就是这个道理,别人内部没有发生矛盾,即使发生一些小矛盾,但是领导者还是能掌控全局,那么挑起战争的一方,战败是必然的。

        关羽失败走麦城,刘备兵败夷陵,孙权大败于合肥,这些都成了必然,诸葛亮就看出了关键所在,那诸葛亮为什么也固执的年年北伐?

        诸葛亮只北伐两次,失了街亭后就一直处于守势,六出祁山,只以守代攻,寻找机会。

        诸葛亮的隆中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下有变,这个天下有变就是曹魏政权发生严重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发动战争了。

        刘备没听进去,关羽没听进去,他们为什么听不进去呢?

        我认为关羽认为守了荆州十几年了,兵强马壮,又值刘备时运正济,益州,汉中经营的有声有色,自己不做的什么好像没有什么人生价值感了,没有存在感了,刘备带着一群小伙伴在那建功立业,自己在荆州一守就是十几年,寸步未进,寸功未立,觉得找不到北了。

        这个不爽分为很多种,有虚无感,有惶恐感,有好胜心作悴,有自我能力证实的成就感驱动。

        那刘备为什么要打孙权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