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九章 (2 / 3)
        王爷模糊了士族和庶族的界限,还了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可以说是达到了圣人所言的大同之治!可王爷却忘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如此一来,反对者众多,王爷的手段想要进行下去,可以说是万分艰难!

        其次,如今朝廷的政令虽好,可想要保证这些政令的通畅,首先要确保下边的官吏有作为、有操守,虽说如今王爷威名在外,这些人压下了坏心思,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蠢蠢欲动!如今一个南阳,大一点可以说是一个荆州,王爷目光所及,能盯得住,可益州、凉州、雍州、中原远离中枢,王爷可能盯得住?能确保这些人谨遵朝廷政令,不违法乱纪?不鱼肉百姓?

        王爷精挑细选的人才,如今放在荆州一州之地足够了,可王爷要是想要盯紧这大半个天下,手中可用之才恐怕要少上许多!就是这些人都是属于王爷的人才,王爷又如何保证这些人心中没有私心?王爷需要清楚,人心易变,最为难测!今日忠臣,明日是否能如一?老夫曾闻,京都市井之中有人流传王爷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簒时。老非虽不清楚此言是否出自王爷之口,但此言未必有错,直指人心,还请王爷三思!”

        等到刘泌一番话说完,刘奇轻轻颔首道,“只可惜子泉公无心仕途,若不然,这三公九卿之位,迟早有子泉公一席之地!”

        刘泌摆了摆手说道,“王爷太抬高下官了!下官本是山野之人,无意出仕,若非是王爷心系百姓,下官早就隐居山野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去了!纵然这一县政务,也足够下官奔波,若是再向上走一走,下官可受不了那案牍之累!”

        刘奇平静的开口说道,“子泉公所言中的也!如今朝廷最大的困境,就是缺少人才,不是说缺少识文断字之人,也不是缺少学宫学子,而是缺少能够处理政务的良才!朝廷政令虽有法,可一些才走上位置的人,却缺少一个度!空有满腹韬略,却无行使之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者众多,可能埋头苦干,心系百姓的官吏,却不够多,这才是本王担忧之处!

        军中、学宫两处,都甄选出不少良才送到各地安置,虽不能主政一方,可也都放到佐吏的位置上,这些人执行起朝廷政令来没一点问题,可本王怕就怕,这些人不知变通,到时候坏了朝廷大计!”

        “至于士族……”

        刘奇端起面前的茶碗,将碗中茶水泼在桌上,淡然说道,“此乃君恩也!”

        刘奇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子泉公,《象》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本王窃以为,乾者,天也!坤者,地也!乾者,君也,从天!坤者,民也,载万物!《易》有云: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若君有为,则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此谓之天下平也!《文言》曰:坤含万物而化光!百姓春种秋藏,而衣食足,仓廪实,工匠择良材为器,而以为用,商贾行走四方,而货物通,此谓之万物化光也!

        故《易》云: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天玄地黄,谓之长幼尊卑有序,纲常有道,而道德定!天地之杂也,有天有地,有尊有卑,谓之天下,故云天下平者,国泰民安也!玄者,水也!黄者,地也!故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此为天也!故《易》云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乾之君子,天也!地之君子,贤者也!

        天地交,泰也!故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太平之治也!故国泰平安!雨露乃是君恩,百姓若累土,则我大汉蒸蒸日上!”

        刘奇又敲了敲桌子说道,“此乃世家豪族也!子泉公可见这雨露,滋润到了大地与否?如今我大汉便是如此!黎民暗无天日,朝廷政令难以下达,百姓心无所系,所以这天下,战乱不休!孝武皇帝晚年,国力衰竭,天下也是盗贼四起,为何孝武皇帝一纸轮台罪己诏,百姓瞬间安分?皆因当年无有世家豪族纵横,政通人和,百姓之心,能上达天听!纵然百废俱兴,百姓也有心恢复安居乐业之态!

        可如今,暗无天日,有世家豪族阻挡,百姓可否能看得到希望?这也怪不得天下盗贼纷拥,几位先帝也是用心了,可政令能否出得了宫城?又能否被下边官吏执行,本王不说,子泉公也是心知肚明,此为其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