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监 (1 / 3)
张斌为什么要如此巴结讨好曹化淳呢?
很简单,因为他曾细细回想脑海关于明朝历史,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是,大明的起起伏伏竟然跟太监有莫大的关系。请百度搜索書網!
细数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会发现:
皇帝独裁,大明发展的好好的;
官当权,大明也发展的好好的;
太监全力配合皇帝又或是官治理国家,大明还是发展的好好的;
但是,一旦太监独揽朝政,那大明绝对要经历一场浩劫,祸害甚至能延绵几十年
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独裁皇帝,他是相当忌讳太监干政的,鉴于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他对宦官管理特别严格,不让宦官认字,不让宦官作外臣,不让宦官穿官服,不让宦官级超四等等等等。
规定完那么多规定后,他还在宫门口挂起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所以,洪武一朝,太监都蹦跶不起来,再加朱元璋也算是个有本事的皇帝,所以,老百姓过的日子越过越好,史称“洪武之治”。
接下来,明成祖朱棣有点坏规矩了,因为他是篡位当的皇帝,所以很多外臣他不相信,很多秘密的事,也只能让内臣来干。
于是,永乐朝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太监,郑和。
按郑和的资历,他要干政甚至是当权其实并不难,因为他少年时便转入燕王府伺候朱棣,可以说他是在朱棣身边长大的,朱棣对他是相当信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