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行动 (2 / 2)
七月二十九天降大雨。清军弓箭难施。加守城官兵二百余人。且多系老弱。起义军冒雨攻城。顷刻拿下。台湾府知府这时恰好在彰化县.便与该县地摄理知县刘亨、都司王宗武、同知王长庚等一起送了性命。起义军缴获到大批粮食与武器。并释放了狱囚犯。
八月。张青在彰化创建政权——督台将军府。自明为定南将军。剪辫子。复汉冠。重立大明律令。于乡镇之间布告示:一是剿除贪官污吏。“台湾皆贪官污吏。扰害生灵”。“爰举义旗。共灭剿除。以快民心”。几贪官污吏。皆依法处死。没收财产以供军需和济贫。二是严谕军纪。告诫义军成员。不许“妄杀一人。混取一物”。犯者“按法究治。决不姑宽”。三是保护民生。“任令械斗成深仇。扰乱社会秩序者。按律处置。申明无论闽粤番民。一视同仁。共毕大业。
这些东西都是事先设计好地。张青加入了军情局两年。对于明军地强盛也知道一二。自立为王地念头是万万不敢有地。一切都安吩咐地办。
起义军占领彰化后,除由高麟率领三、四百人驻守县城外,又将主力分作两支:一支由张小率领,向北会和王作等人攻打竹堑今新竹;另一支由张青亲自率领,向南攻打诸罗今嘉义。
诸罗地处台湾南北通衢,系府城屏障。十二月初六,起义军兵临诸罗城下,趁大雾弥漫之际,暗派人赴城下掘城,以火药塞之。待城墙崩塌后,大军蜂拥而入。署诸罗县事、台防同知董启埏、典史钟燕、游击李扬和守备郝辉龙等被击毙。诸罗为府治右臂,财赋之区,义军破诸罗后实力大增。同时,斗六门、南投、猫雾等俱为义军攻占。台澎镇总兵李进才率援军在途,闻知诸罗已失,便撤归府城。另外,王作、张小攻下竹堑,淡水同知程峻自杀,守备董得魁只身逃到艋艵。
张青起义的消息传到凤山,早有准备的庄大田率天地会众及手下义勇数千人举旗响应,自称定海将军。
八月,庄大田率南路义军攻打凤山县城。南路营参将胡图里闻风而逃,千总丁得秋、把总许得升等战死。凤山克,知县汤大绅被杀。接着,南、北两路义军乘胜进兵台湾府城今台南市。这时的南北义军,“号称十万众”控制着除府城和鹿耳门外的广大地区。
府城(台南市),守城的是“海防同知”兼知府杨廷理、林庄二人,领清军一千二百人固守府城。台澎镇总兵李进才亲自率一千五百人,至府城北五十里盐埕桥处屯守,另外又赶紧派人向福建告急。
盐埕桥是通往府城的要道,也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李进才手头的兵马不多,可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军,况且身为总兵标营,他们是李进才手里最亲信的力量,平日里不呈有半点亏待,打起仗来极为卖命。也正是秉着这点依靠,李进才才有有胆量领着一千五百人马对阵义军主力。
这时的南北义军虽“号称十万众”,可里面水分注的太多,真正可以阵杀敌的也是万把人,他们这“十万众”具体地说应该是支持起义的百姓。
台湾本地而言村落、族群势力很大,张青起义之后彰化一带的村落因为其本身的影响力没有丝毫的抗拒,甚至还有不少村落闻风而起当即加入其,待到达县城时,起义军已达三四千人。这三四千人是实打实的,他们是各加入村落的村丁组成的。打下彰化县城之后,这些个村落大旗一举,张青的兵马过万了。
张青作为义军主力,所部占据着“十万众”的大半,也凑齐了六七千义军,分出一些由张小率领,向北会和王作等人攻打竹堑今新竹;再留下千把人占据彰化、诸罗两县县城,现在抵近府城的只剩下五千出头了。
大穆降(今台南县新化镇),名字有点怪,不过实打实的是个镇子,而且是个相当繁华的镇子。在这地方,清军设的有一个“汛”,一个外委把总,领着三四十个兵丁驻守。不过现在已经是张青的驻地了,那几十个清兵跑的跑、散的散,早没影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