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寻访 (1 / 2)
“阿克图,刚刚过去的广东举子你怎么看?”但陈立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才进的南昌城被满洲正蓝旗门千总季布林给盯了。
“季布林,我看到了,”蒙古八旗出身的把总声音嗡嗡的回答着。“他的护卫当一定有人当过兵,不过这似乎没有什么怪的,道路不靖,有钱的人家用几个当兵的蛮子做护卫也很正常。”
蒙古八旗其实是早年被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征服的蒙古各部及一部分脱离自己部族投靠满洲的零散牧户,不过借着满洲入主原,这些丧家之犬也抖了起来,一个个似乎成了二等主子,当然时移势迁,康熙年间大部分的蒙古八旗随着满八旗一样腐化堕落了,只有少部分因为充当镇压原百姓反抗的刽子手和监视者还保持着精锐。
“正常?正常的话不该千里迢迢从广州来南昌了。”季布林冷笑道。“什么求访师友故交,我看分明是串联不轨,阿克图,马派人盯他们。”
说起来这倒不是季布林在无事生非,要知道在赵云扬前世所处的时空,在光绪朝前,满族政权始终坚持对民间反清力量实施紧定不移的剿杀政策,真可谓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当然这种剿杀在康雍年间的效率高一点,乾隆期达到顶峰,可是从乾隆后期开始因为天下承平已久整个官僚体系充斥着报喜不报忧及过饰非的官场化而出现效率低下甚至睁一眼闭一眼的情况。
“季布林,”一副野人模样的蒙古壮汉冲着远去的陈立夫一行阴阴一笑。“何必这么麻烦,干脆找个罪名把他们抓起来是,汉人,杀错了也最多是个罚铜钱罢了,不过是一钱汉而已。”
“你知道什么叫放长线钓大鱼吗?”双手抱拳站在城头的季布林面沉似水。“再派人去一趟广州,让那边好好查一查这个人的根底,要知道现在皇宠着汉人,万一是有跟脚的,咱们也不至于闯了大祸”
青云观位于南昌城南十五里,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便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八三一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一零五五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一六六一年,时年三十六岁的个山大师,出于想“觅一个自在场头”躲避清廷监视迫害的目的,找到此地。由于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观”。
“良月真人?个山大师?”看着面前的住持,陈立夫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些日子他在南昌城内外的丛林查访,好不容易才寻到了此处,光光香油钱花了不少,要是再找不到人,他估摸着也只好打道回府了。“真人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倒是让在下好找。”
“这位先生找的是家兄吗?”但出乎陈立夫意料,他以为是朱耷本人的道士却张口来了这么一句。“真是不凑巧,家兄这几日外出游荡去了,怕是先生要失望了。”
陈立夫一阵失望,不过也对,据身边这位仁和先生的弟子说来,朱耷是个聋子,自然是不会说话的,但称朱耷为兄,那此人岂不同样是朱家的子孙?
于是陈立夫探问道:“那道长是?”
“贫道道号青云子,舔为本观的主持。”朱子明稽首回应着。“若先生是为求家兄画作而来,或可由贫道为先生草一副。”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朱子明在待人接物要远朱耷圆滑,当然这也是朱耷为什么把道观交给他管理的原因。“若是觉得贫道的画不能入眼,那要先生在此地稍后几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