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皇室异宝
一听“独孤”这个姓氏,公子帆的脸色就有些淡然了,原来是这样。其实有一个人,大家还是知道的,那就是独孤皇后。独孤家还是很大的,不可能仅仅因为隋朝灭亡就身死神灭。
听了这句话,公子帆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居然会遇到独孤氏的后人。面对年轻人的要请,公子帆微微点头,也不多言其他,因为他相信独孤后人的品行,便起身颔首,微微向在场的人致意,也像唐朝的这件传世之宝——玉龙子致意。
对,这件宝物就叫“玉龙子”。是唐王朝的传世之宝,只不过由于兵荒马乱,不知为何会进入独孤家的手中。
公子帆说道:“这夜明珠名唤玉龙子,是夜明珠中的极品,人间少有、以为国瑞,据闻以它为祭能够向上苍祈得甘霖,是汉武至北周以来帝帝相传之物,其珍贵仅次传国玉玺,唐太宗李世民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它。唐人笔记旧籍《明皇杂录》主要记载唐玄宗杂事,叙事生动,相当有料,颇有辅读正史的价值。其中一则记皇宫珍藏异宝‘玉龙子’的,与太原有关。
“玉龙子,最早为太原公子李世民在‘阳宫得之’,这件玉雕龙形器物‘虽其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足见其稀世之极。这样的天赐至宝,被唐太宗从晋阳一直带到长安,交由夫人文德皇后‘置之衣箱中’珍藏。后来高宗李治出生,文德皇后把玉龙子送给宝贝儿子做见面礼。再后来,已经当了奶奶的武则天用一大堆珍奇异宝试探孙子们的志向,金玉闪耀间,唯见幼时唐玄宗独不为所动,武则天认为‘此儿当为太平天子’,立马毫不犹豫地把一直深藏不露的玉龙子赐给了玄宗。
“不知道玉龙子在此之前释放过多少呼风唤雾、兴云播雨的能量,反正到玄宗手上时,附着在它玉体上的‘龙性’开始充分展露和发挥。《明皇杂录》清晰的记载着,只要登基后的李隆基逢旱祈雨,玉龙子就‘若奋鳞鬣’,预示一场甘霖将至。尤其开元某年,长安京畿及周边之地遭遇赤旱,郑重祈雨后十余天仍不见天阴,玄宗就把玉龙子‘密投南内之龙池,俄而云物暴起,风雨随作’。而‘龙池’,是玄宗继大位前旧邸旁湖泊,广约150亩,今仍存于兴庆宫内。
{}/ 《太平广记》:“虽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以为国瑞,帝帝相传。本太宗(李世民)於晋阳宫得之,文德皇后(长孙)尝置之衣中。及大帝(李治)载诞日,后以珠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
不过,这番讲述,公子帆没有去避讳,因为唐朝摇曳,很少有人去避那些先王的名讳,甚至是现在的唐王,也少有人放在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方水土一方民。现在的中原可不就是在“水土不服”之中徘徊吗?
“云阁主。”那名男子起身。
公子帆微微一笑:“你别告诉我,你要反悔了。”
两人哈哈大笑,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这周围有这么多的商人名流,脸面,他还是要的。。
公子帆拿起那玉龙子,用一块帕子仔细擦过,让人用盒子装起来,命人送回檀香阁。男子见公子帆如此重视那夜明珠,微微点了点头,没想到真的会有长辈所说的珍爱此物之人,心中的郁闷也随之消散,很快在人群中一晃而逝。
独孤家。公子帆的心中多少有些敬畏之色,怕是自己要在不久后亲自去独孤门上亲自拜访了。至于独孤家隐世后的住所,公子帆还是知道的,只不过素不来往,没有理由去,现在,这个理由有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