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摧毁坦克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摧毁坦克 (2 / 2)
        老姜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断的对鬼子进行妥协,但是从他组建军队的方面看来老姜也知道鬼子的丧心病狂和这些鬼子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老姜非常清楚鬼子对于他们的虎视眈眈,之前之所以不断的退让就是为了尽可能的给自己争取时间,数十年时间的军阀混战,让整个东夏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这样巨大的破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弥补过来,但是老姜也有着自己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发展近代工业,这就使得话我即便是过了这十几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发展,却依旧非常的缓慢完全没有办法和鬼子相比。

        甚至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东夏国一方居然没有大型的兵工厂无法生产75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在现在这个时候75毫米火炮的生产都非常的困难,这就使得东夏国部队的战斗力非常的低下,并不是因为东夏国士兵不够勇敢,也不是因为东夏国士兵没有多少的锻炼,而是因为武器装备实在是太少了,连正常的子弹供应都是严重不足,导致很多的士兵入伍几年的时间射出的子弹居然只有区区不到一百枚。

        这样的部队进行实战演练的时间那么短怎么可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相反秦峰虽然组建第六军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对于自己士兵的训练却非常的用心,大量的弹药在训练之中消耗,这要是其他的军阀看到绝对会心疼的,但是秦峰根本不在意。

        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只有在这个时候让士兵不断的进行射击训练之后,才能够在未来的战场上尊重有能力和鬼子进行战斗。

        否则在士兵根本摸不到枪的情况下其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那样的部队和鬼子进行战斗和找死有什么区别呢?

        轰隆隆……

        一声声发动机的轰鸣声,鬼子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在这个时候快速的向前进,这里的坡度并不是非常的陡峭,所以鬼子坦克可以直接冲向东夏国部队所组成的阵地占线,而看到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冲过来第一层阵地的士兵立即进行设计。

        哒哒哒哒……

        一阵机枪的射击声不断的向着鬼子射击过去,所有的士兵在这个时候表现的都非常的慌张,对于很多一线的士兵来说他们都是第13师的新兵,当他们看到这些钢铁怪物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充满了恐惧。

        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死亡,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对付这些东西,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有着恐惧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低层的专线已经乱作一团,更主要的是之前在这里的特种兵部队此时已经撤离出去,而同时他们的指挥官在这个时候也接到了一个命令,那就是当鬼子部队真正冲过来的时候他们需要立即停车的同时在他们的身边还有着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正在将一些特别的东西快速地埋在土地里,他们在等待着这些鬼子坦克和装甲车的到来,不过距离第一层专线却很远,他们的这些东西主要是用来对付鬼子坦克和装甲车的。

        而且这里的地形也非常的合适宽度不过才50多米,鬼子占领了前沿阵地之后他们必定会立即进行追击,到时候那些坦克和装甲车只能够从这里过去,而地面上这些东西则是在之后给这些鬼子坦克和装甲车带来巨大危险的东西。

        同时在两侧的山上,大量的特种兵部队已经在那里准备好,毕竟当鬼子的装甲车在通道之中受到攻击的话,那么其他的鬼子部队绝对会向两侧低矮的这些土山上进行进攻,而这些特种兵部队则在这里和鬼子的部队进行对抗,其他的部队则是绕到鬼子的后方。

        毕竟这里是他们所掌控的地区,这里一个山谷范围足够大鬼子想要到县城去必须要通过这里,而这里就是第六军部队给他们准备好的一个巨大的坟场。

        在这里的两侧有着大量的战壕工事,本身就是为了等着这些鬼子到来一旦这些鬼子来之后,他们将会从四周对鬼子进行围攻。

        当然前提第一目标是解决掉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因为如果这些武器装备不摧毁的话,那么鬼子一定运用这些武器装备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杀伤。

        四辆鬼子坦克正在轰隆隆的行进,而在他们面前的这只东夏国部队守军已经彻底的丢掉了自己的阵地向后进行撤退了,这让所有的鬼子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在他们看来东夏国部队这样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因为面对这样恐怖的装甲战车,东夏国部队根本不可能是对手,而他们在这个时候更加觉得佐佐木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只要他们能够冲过去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第一辆坦克轰轰过来,根本就没有想过在地面上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他的,毕竟在东夏国的战争之中他们从来没有失败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