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变化的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变化的开始?
        天启七年是风云变化的年份,单就阉党倒台也就让这个年份名留史记了!接下来在一般人看来无非就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阉党倒闭就该我大东林党人粉墨出场了!可惜他们似乎高兴的有点早了,一批东林遗老大包小包的打包自己家产软细就等着皇帝陛下的召唤!只不过他们左等右等,盼星星盼月亮,却等不到皇帝的召唤!难道是皇上刚放了大招技能需要cd冷却时间?不过这时间也太久了吧。

        其实陈浩自身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有小伙伴读过明朝的后期历史的话,就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现象!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说是宦官阉党霍乱朝政导致明朝灭亡,但是也不乏一些人说是东林党人顾及家族势利导致农民税收严重民不聊生,造反而导致明朝败亡!

        陈浩自身也明白,在明朝中后期,不管是文官集团的独大还是东林党人一揽朝政权利,抑或到了最后的宦官阉党毒害天下!是大明衰败的潜在因子,因为他们所做的朝政就不一定是全对!而党派之争影响到不止是朝政更有军国大事!所以现在阉党被判逆反,所有成员杀的杀,抓的抓,基本上是可以说阉党已经被灭掉了。而东林党人呢?基本上被魏忠贤阉党祸害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几个在家赋闲的老人家一类的如果不去启用他们的话东林党也是没救了!!

        想了一夜之后陈浩下旨为那些不幸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东林党人以及朝廷官员平凡案情,追封谥号!一代名臣则被加封谥号“忠烈”这一份谥号足以安慰杨涟了,更加可以、概括杨涟的一生了!

        古人云凡事三思而行!!而陈浩不知道三思了几十遍之后一口气连下了五道御旨!!

        第一道圣旨送到了远在辽东的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二人!命他们两人率两千精兵回京!

        第二道圣旨则是同时到达辽东赵率教的手上,命令赵率教带领二万精兵驻扎于遵化重镇!

        第三道圣旨今人意外的送到山西的卢象升的手中,令其三日之内火速进京面圣!

        第四道圣旨乃是送到大明王朝第二位孙大人的手中,命令其火速回京,这位孙大人就是孙传庭了!!!

        第五道圣旨是许多东林党人盼望的起复圣旨,只不过起复的不是他们而是周延儒,温体仁!!

        正确来说,送到辽东的两道命令是同一道圣旨,因为在辽东事务就算是陈浩也要通过孙承宗来传达命令,不然如果有突发状况,咋办??这世间可是没有后悔药啊,如果有的话那崇祯肯定就是它的最大客户了!当孙承宗拿到命令之后与袁崇焕几人是一脸的不解疑惑啊!“崇焕,你是怎么看皇上的两道旨意的??”“恩师,我也有许多的不明白啊,让赵率教带领两万精兵移军驻扎到那么远的遵化防线有什么用??鞑子根本就没办法绕过我们关锦防线,这样来的话不是多此一举??另外宣曹文昭还他的侄子曹变蛟一起回京更是不解啊!虽然朝廷刚刚铲除阉党就算需要军队维稳那也轮不到小小的游击将军曹文诏了,更别是他手下的一个亲兵队长了曹变蛟”“我也搞不懂皇上了,听从圣旨就是了”

        同样想不通为什么的还有卢象升,,这位卢同学可能是年轻了点,就是感觉知道皇上可能要重用他了,可是他就是想破脑袋都没想懂这是为什么,在传旨锦衣卫不停催促下他也只能随便把衣服一塞,把公务交割好厚急急冲冲跑来京城面见陈浩了!!

        当周延儒还有温体仁两人被陈浩任命为内阁大学士,周延儒为首辅!!陈浩耐着性子好声好气忽悠这两个当朝一品大员的时候其余几人差不多也就陆续到京城了

        当陈浩见到孙传庭的时候都有嫉妒了,,这丫的长得简直就是一个后代妹子都没办抵挡中年大叔啊!!一表人才形容就是这人,高大威武,还带着一股独特的个人魅力,眼中能看出一股不同于常人稳重睿智!说到孙传庭就不能不提一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他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民军的镇压活动,深得明廷赏识。不论是在“四正六隅”的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汛守要隘”的单独行动中,他都以其独有的狡黠、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境艰险,成为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在听到卢象升到了之后消息陈浩便急忙宣卢象升上来见驾,同时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尚书,即日上任,然后就把他打发走了,这样丫的长时间和他在一起对比后会得自卑症!!可能受孙传庭的影响,当卢象升进殿之后陈浩第一反应是眼光在卢象升的身上不停上下扫描着,仔细观察一下;嗯,,,那可怜的卢象升跪在大殿之上不仅跪膝盖很痛不说还被陈浩的眼光定的有点发毛了,这皇上不会有点特殊爱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卢象升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淫威之下,就当卢象升在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到一声“卢爱卿起来吧!!”卢象升心中咯噔一下硬着头皮朗声到“谢皇上!!”

        长得也不错,重点是很白,,皮肤很白,脸也很白!!!不亏为白阎王!别看这厮长的白白净净的但是在明朝末年率军平定李自成的起义造反的时候,每次战斗都是手持一把大刀冲在最前面,杀人决不手软!!白净的双手都会被血液染红!!所以人送外号白阎王!!不过他现在目露悲壮的眼光是怎么回事??唉,陈浩也不想想他都盯着卢象升看了多久了?是个人都知道不正常了。。。可惜陈浩还是无视了卢象升的感受了,,还热切的夸了他一顿,在卢象升的快要崩溃前陈浩终于聊到重点了,就是让卢象升到广东一带当任总督,组织军备,还有水师,,以及扫荡其附近的倭寇!!为接下的朝政发展提供保护!!这里顺便也提一下卢象升在明史之中的评价就知道为什么陈浩会重视他了

        《明史》评价其为: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翻译过就是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卢象升在崇祯时期是不世之材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在卢象升一脸怪异君臣的第一次谈话终于结束,走出大殿的一刻卢象升才把一心放回肚子里,,而陈浩心中则是郁闷了起来,一个两个的都张么好看干嘛??算了,朕不和你们计较,想来曹文诏他们整天在辽东吹风淋雨的,肯好看不了,,赶紧让他们进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