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一个人
当凤翔被后,南疆第一道防线就只剩下了义安跟集庆。元兵虽付出两倍的代价才攻下凤翔,可于士气而言,南疆将士在凤翔被屠城后,带来的是愤怒和谁都不想承认的惶恐。
游牧民族本身的韧‘性’和作战习惯,让元兵对粮草的需要,远远超出隋军的想象,起码元兵现在仍是不缺粮草。但是如果能够秋高马‘肥’的季节举兵北上,陷入僵局形势下,元兵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但刘维和察尔寞为何要开‘春’就北上,自有其道理。博尔忽一开始就不计后果地攻城,一鼓作气拿下凤翔后,如今情况对于元兵来说就极为有利了。
义安身后就是以不输中原士子风流著称的姑苏州,若是义安再失守,元兵便可长驱直入一举攻下姑苏州,届时即便还有集庆可阻挡元兵攻陷行马州,可真若到了那时,南疆已必败无疑。一旦元国拿下南疆,便进可攻退可守,不必急于北上,对大隋可徐徐图之,一点一点逐渐蚕食大隋疆域即可。陈公瑾也看出南疆一旦失守的后果,所以在南疆外及西校布下又一道防线。若元兵攻下南疆,必然也将实力大损,将西线将士立即投入南疆作战,定可收复疆域,甚至可以攻下元国。元隋两国都在赌,以南疆被攻破作为赌注,赢了就赢得天下青史留名,输了就获得百世骂名。
南疆并不是看不出元隋双方若想,只是不愿去深究,因为李英从不怀疑自己会受得住南疆,哪怕拼至一兵一卒。李英派郑忠胜及五万将士驻守义安,五万将士中有两万正是来自渤海王的援兵。郑忠胜与马征本就曾同为渤海王手下将领,交情不浅,双方皆以郑忠胜为主,倒也省去了军权的很多麻烦。
这日,郑忠胜在城墙视察,招手喊来一名随行的年轻幕前军机郎,说道:“传令下去,从今天起派耳聪者,密切关注地下,防止元兵挖掘地道。命两万骑兵随时做好出城准备,城头守兵将士,倘若遭遇敌军夜间攻城,则不计较战损给予敌方痛击。传消息给城中百姓,无论家族如何显赫,只要在户籍上有登记的家族,都要拿出所有窖藏酒水,用以义安将士伤患的治疗伤口,记住,是义安所有家族所有酒水,若有人‘私’藏一坛,一经揭发确实,将半数家产强制征走充军。”
马征走到郑忠胜身前,说:“刚刚探子来报,元兵距离义安已不足一日路程,即将行至饮马河。”郑忠胜沉思良久后,说:“饮马河附近地势平坦,我们可率一队骑兵去冲杀一番他们的先头部队,大军定在后方押运粮草,速战速决,打一个措手不及。”马征摇头道:“先前典雄将军曾伏击过元兵,此次定会有所防范。”郑忠胜沉声道:“我们不是伏击,而是正面交战。我军现在士气不高,需要一场战斗去提升士气,我会带八千骑兵去打一场闪电战。这事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马征说:“既然你已下定决心,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你现在身为主将,绝不可以身犯险,无论如何,这次作战让我带骑兵去。”郑忠胜见马征态度坚定,只好答应。
再说此时洛阳,当博尔忽屠城消息传来后,由于朝廷当初下的那道旨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导致悲剧的发生。于是大臣们不敢骂皇上,就上书弹劾陈公瑾,说是作乱朝政。陈公瑾冷眼看着那些曾阿谀奉承的人,此时都恨不得自己被踩下去,他也不去辩解什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不知谁传出不增援南疆是陈公瑾提出的消息,民间顿时骂声一片,说陈公瑾是刽子手,以往的功绩都成了云烟。隋玄帝听后异常气愤,下令处置私下诽谤陈公瑾的人,陈公瑾去拜见隋玄帝说道:“若臣之骂名,可在将来为大隋消除隐患,纵使遗臭千年又有何妨,陛下不必为臣惹得其余大臣百姓的议论。”
陈公瑾在处理玩一天的正事后,回到府中,黑子已经将白子围住,陈公瑾手持黑子,却迟迟未落。陈公瑾看向南方,叹口气后,将黑子又放入盒中。谁也不知道陈公瑾是如何想的,正如谁也不会想到那个说是陈公瑾提出不增援南疆的消息,正是他自己说的。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