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君臣之谈定生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君臣之谈定生死
  渤海王派出的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南疆行去,李英与隋玄帝的态度自然是截然不同。对于豫南王李英而言,此举乃是雪中送炭,虽未必能起决定性作用,可极大的增添了胜算。

  此时的京都洛阳,上书弹劾渤海王李治的奏折已经堆满了龙书案,擅自调动军权在大隋律法中仅次于谋逆的大罪,满朝文武虽有替李治说话的人,可绝大多数都要求严惩李治。隋玄帝并未在朝上便作出决定,退朝后,将陈公瑾单独叫到御书房中,隋玄帝开口说道:“朕虽登基不久,可为皇子时,朕便通过很多渠道,得知渤海王乃是野心勃勃之人,此番出兵支援南疆,太师是如何看待?”

  陈公瑾回答道:“陛下的判断是正确的。渤海王早在天佑六年,那场梁王叛乱中曾出兵袭击平叛部队,只不过被当时的豫南王李英所阻截。虽然后来渤海王的一系列举措,表明那次袭击与自己无关,并解散嫡系军权。可未必不是有人高人在背后指点,做的缓兵之计。这些年来我也曾派人去探查过渤海王,可得知的全是一些无用的情报。渤海王此次既能派出两万将士,而且不惧朝廷责罚,说明他羽翼已丰,若是按律削其兵权,压入天牢,定会遭到激烈的反抗,目前而言于国极为不利。且这次出兵在百姓看来是为国之举,若只对其从轻处罚,反到会让他获得更多的民心。”

  陈公瑾说到此,反问隋玄帝说:“渤海王此次举动,是抓住朝廷对南疆的那道旨意下手,陛下现在是否觉得当初那道旨意欠妥?”隋玄帝正色道:“朕年幼时便知晓豫南王十四岁从军平叛的事迹,且先帝曾于一众皇子前言豫南王身负大气运,无论以后谁登基,都需尽早铲除。所以,无论那道旨意会被别人拿来说什么,朕都不会后悔。”

  陈公瑾说:“陛下所言极是,豫南王的确留不得,先师在豫南王南下就藩时就曾竭力阻拦。南疆民风彪悍,近年来豫南王汇集了众多精兵悍将,手下骑兵更是与元国不断厮杀,从战力落后到逐渐逐渐相持,再到甚至较元兵犹有过之。进步之快,带兵能力之强可见一斑。若此次朝廷尽力支援,让南疆兵力得以保留,取胜之后,豫南王将获得极大的民心。一旦叛乱,联通西蜀之地,守住南部疆域,派遣队伍进犯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届时天下怀不轨之心者皆起,将甚于元兵之患数倍。”

  隋玄帝思虑良久后说:“太师言之有理,依太师之意,当如何处置渤海王?”陈公瑾又说道:“此番可下令罚取渤海王钱粮,并削减其俸禄,言明将其责罚投入南疆之地。如此一来,渤海王便无法利用民心做文章,若渤海王真有不轨之心,也可延缓他起兵时日,待平定元兵,再着手处理。”

  隋玄帝听后大喜,言陈公瑾乃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之才”。随后下旨:渤海王李治私自调动万人部队,按律当削其爵位,压入天牢。念其报国之心,从轻处罚,罚如白银三十万两,粮草十万石,削其俸禄五年。

  圣旨传入渤海境内,渤海王只得遵旨。而此次陈公瑾的计谋,替大隋王朝赢来了又一段中原安定的时间,一定程度的上保留了大隋的国力。后世作评天佑和乾化年间谋士榜,前三排名争议不断,但公认陈公瑾乃是前三必进之人,后世尊称谋圣。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