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一)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一) (2 / 4)
        几息之后,工部侍郎杜决打破沉默:“陛下,臣以为这漕粮的缺额倒是不用着急。京营和边镇的官兵们若是省着点用,足够支撑到明年六、七月。届时,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提前一月起运,应该正好续上。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大运河畅通为前提的……”

        “杜工部有话直说便是,遮遮掩掩的像什么样子。”皇帝重新坐回金台上,冷声说道。

        本来皇帝心情不悦,杜决是不想出这个头的。

        可是,工部管着大运河每年的疏通工程,若是误了明年的漕运,他就算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皇帝砍的。因此,他打算劝皇帝把漕粮之事先放一放,再张口要大运河疏通的工程银子,结果被皇帝一句话给怼回去了。

        工部尚书曹鸣见自己的副手没把话跟皇帝说明白,便直截了当说道:“陛下,大运河每年都需要疏通,请陛下准予拨银80万两。”

        皇帝此刻已经不想开口说话。漕粮的事还没解决,工部又跳出来要银子,可偏偏他还不能发作的,毕竟人家也是为了国事。

        “哼,曹尚书和杜工部打的好算盘。你的工程银子重要,唯独我官兵的粮缺便不是个事?”说话的是兵部尚书丁仪。

        丁尚书五十出头,体形高大,蓄美髯,面堂红润。先前他听杜工部说要官兵们“省着点用粮”时便已经有些不悦,只是人家一个侍郎他也不好发作的。如今连曹尚书也跳出来帮腔,他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

        曹鸣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小老头,嘴上功夫却是厉害,只听他慢悠悠的说道:“丁尚书,老朽细细算过,你那漕粮的缺口顶多就是个把月的事,苦熬一下也不难度过。”

        “依曹尚书之意,我大陈的官兵要饿一个多月的肚子戍守边关不成?”

        “丁尚书误会,适才杜工部已说过,明年河南、山东两地的漕粮会提前一月起运,正好赶上官兵的粮缺。”

        “曹尚书怕是有所不知,这漕粮到了京城也需要转运,路上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再者,若是边疆起了战事,这粮缺可就不止30万石了。到时候官兵饿了肚子拿不起刀枪,万一边关有失,曹尚书可是居功至伟啊。”

        “丁尚书言重了。若是大运河疏通不力,明年的漕粮到不了京城,诸位同僚恐怕都要喝西北风去。”曹鸣淡淡说道。

        “你……”丁尚书哪里料到堂堂工部尚书这么无赖,一句话妄图把这殿里的大臣都拉下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