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张说戍边 (1 / 4)
张说被贬黜之后,先是任相州刺史,后来,又被贬为岳州刺史。巴陵莽莽,洞庭汤汤,张说常泛舟洞庭湖上,在浩渺的烟波间生出无限浩叹,叹人生变幻无穷,似这洞庭烟云,瞬间聚集,遮天蔽日,又瞬间散尽,波平浪静。与同僚在洞庭湖上悠游,他曾赋诗道: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这个“乘舟到日边”可能抒发的正是重新回到玄宗身边的一种期许。他不甘心就此沉沦,随时随地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开元四年,苏颋拜相,他的父亲苏瑰是天后朝和中宗朝两朝老臣。张说在朝中与他相交甚厚。他穷尽文思,写了一篇《五君咏》其中一篇盛赞苏瑰生前轶事。在苏瑰忌日,派人送给了苏颋。苏颋读后,追思亡父,百感交集,对张说生出无限好感。找个机会,在玄宗面前说了张说不少好话。玄宗也深知张说虽然毛病不少,但是,绝不是个庸才,而是个辅国的栋梁之才。于是,任用张说为荆州长史,不久,又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
幽州是北方商业和军事重镇,交通咽喉。来到幽州,张说的满腹经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经常向玄宗上疏,为边防事务谏言,希望因此而引起玄宗对他这个旧臣的关注。与人夜饮,他写道:
“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
萧瑟的秋末,雨冷林寒,边城清寂,张说并不沮丧,他知道:自己并没有淡出玄宗的视线,只要他在边塞有所作为,起复就是早晚的事情。
塞上高原,久远悠长,黄河携着滚滚泥沙,自北逶迤而来。河套北岸的三受降城矗立在大漠之上,俯瞰着黄河汹涌澎湃,冲刷着黄土高原的沟峁。一望无际的荒原在灰暗的天空下平铺开来,孤寂的骆驼刺伏在地面上生长,风过处,骆驼刺被吹得贴紧了地皮,深深的根茎使它们得以稳稳地立在沙砾地上,大漠风沙再逞威风,也难以使它们离开生长的沙土。
受降城外人烟稀少,偶尔响起一阵马蹄声,“得得得”地掠过荒漠,那是驻守受降城的大唐兵马在巡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