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朔风吹雪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朔风吹雪 (2 / 5)
        几个人心怀狐疑,跟着太平公主进了光范门内,进了一间烧着旺旺火笼的侧屋内,太平公主请几位大臣坐了,她自己脱去了皮裘,交给跟随的侍女,依着火笼坐下:“其实也没有多的话说,一句足也。”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暗暗猜度太平公主的来意。谁也不接太平公主的话头。太平公主笑着环顾众人一周:“太平知道,你们当中有人与太子十分相与,比对圣上还要忠心耿耿。即便如此,太平我更是要仗义而执言!我太平生性如此,眼里从来揉不得沙子!这个太子立得背离祖制,不能平天下人心,我太平已经忍了数月之久,已是**了!今天,召见你们,就是这一句话要说:当今这个东宫太子,非要换了不可!”

        话一出口,如惊雷炸响,在座的人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太平公主竟然公然出面要罢免太子,一时无言以对。屋里静寂无声,只有笼中炭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叵“之声,短暂地打破了沉寂。

        宋璟气盛,按耐不住,站起身来,给太平公主打了一躬:“公主殿下,因何要罢免太子?微臣实在不敢苟同!”

        “你是朝廷重臣,又是饱学之士,历代皇室祖制难道未曾耳闻?嫡长子才是东宫不二人选!”

        宋璟毫不相让:“祖制也应该应时运而有变通。东宫于天下于社稷有大功,是顺天时应民意的宗庙之主。当时立储君时,公主也并无异议,为何时至今日,忘前情而议废立?总要有一个服众的理由,吾等也好向天下黎民交代!”

        张说也委婉地说道:“公主殿下,东宫储君,事关国体,不能轻言废立,动一发而牵全身,万一因此事而酿成祸乱,吾等万万不敢担承。”

        其他的几个人也纷纷附和,不赞同太平公主的主张。太平公主虽生有一张利口,能言善辩,但理屈词穷,找不出一条反驳的理由来。看着面前几个轮番上阵软硬兼施批驳她的重臣,心中恨得咬牙,恨不得马上去找睿宗,把他们一个一个全都罢了官免了职,二话不说统统赶出宫廷。

        一场议论,不欢而散,也使太平公主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铲除太子势力,把自己的亲信推上要职,占据要津,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想办的事情就没有人敢于违拗,敢于反对,这个朝堂,总归要她说了才算得了数!

        自太平公主逼迫几位宰辅表态要换掉太子开始,废立之争就已经趋向于公开化了。李隆基表面上泰然处之,他心里却十分的焦灼。他深知,自己虽说功绩卓著,但这个太子实际上可以说大哥礼让给他的,立有立的理由,废也有废的道理。太平公主咄咄逼人,加紧了攻势,一旦父皇听从了她,自己只有颜面扫地地被驱除东宫。一腔抱负将付之于东流。而姑母是个睚眦必报心狠手毒的人,一旦自己失了势,便成了她砧板上的鱼肉,只有任她杀戮,任她宰割。他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好在身边还有姚崇、宋璟、张说、郭元振、刘幽求等人,他们也为他焦虑,为他焦急。也在绞尽脑汁,要助他渡过这道难关。

        雪后初霁,姚崇独身一人来到东宫,看他神色,似乎胸有成竹。李隆基屏退了从人,和姚崇席地而坐,身边的火笼里,炉火若明若暗,照着两人冷峻的面孔,闪烁不定。

        姚崇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几日不见殿下,老臣十分挂念。”

        “姚元之,数日不来东宫,本王以为你也趋利而避害去了呢。”

        姚崇无声而笑:“趋利避祸,不是君子之行。数日窝在家中,是为殿下计谋,力求化险为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