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烈火烹油 (1 / 5)
回到范阳郡,安禄山眼前萦绕不去的,是西都巍峨的宫殿,宽阔的天街,繁华的市井,还有就是美貌绝伦的贵妃杨玉环。再看范阳,虽是边关重镇,比起长安来,天差地别。恍如两个世界。
安禄山人在范阳,心向长安,经常中夜从梦中醒来,以为自己还身在锦绣帝都,耳听大营外风声呼啸,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远离了富贵温柔乡,一枕黄粱梦醒,荒漠风沙扑打在营帐上,“簌簌”有声,长安的笙歌已在千里之外,他长长地喟叹,闭着眼睛喊道:“李猪儿,拿水来。”
“来了。”
话音刚落,李猪儿就捧着银瓶进来了,把银瓶里的温水倾倒在一只银碗里,递到安禄山手上:“大人请用。”
安禄山撑了几下,也坐不起来,还累得“呼呼”地喘。李猪儿殷勤地说:“大人不必起身,李猪儿喂给大人喝吧。”
“唔。”
李猪儿把银碗凑到安禄山嘴边,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了一碗水。安禄山又是一阵喘息,说:“行了,你去吧。”
李猪儿给安禄山掖好了被角,才慢慢地退出了安禄山的卧室。
这个李猪儿生于契丹部落,十几岁时便到了安禄山身边,机敏能干,很得安禄山欢心。安禄山亲自拿刀阉割了他,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时刻不离左右。比信任自己的儿子还要宠信他。
早上,安禄山要起身了。他腹部膨隆如山,根本不能自己穿衣。需要三、四个人帮忙,才能把衣裳套在身上。李猪儿带了四个侍从一起到了榻前,两个人把安禄山扶着坐起,两个人抬起他的两臂,把衣袖套进去。再合力抬起安禄山的双腿,给他套上裤子,系上裤带最是吃力,安禄山的肚子像是装满了水的皮囊,晃晃荡荡,李猪儿须得用脑袋顶住他的肚子,才能勉强系上裤带。几个人累得满头大汗,安禄山虽然没有动一下,却是气喘如牛,看上去比几个侍从还要费力。
因为行动不便,安禄山就在营帐中与属下们议事。尽管坐着不动,他也气喘如牛,好在边塞无事,说了几句,属下们就退了出去。李猪儿等人把安禄山又搀扶到榻上,安禄山半坐半卧着,听着大漠风声嘶吼,眼前,不由自主地又出现了长安城的绿柳依依,阙楼高耸。
天宝九年,明皇再招安禄入朝。到了长安,安禄山进宫叩见了明皇,拜见了义母杨贵妃。献上了奚族战俘八千名。契丹与奚族与大唐屡屡开战,实为明皇心头大患。安禄山亲自带兵出征,平定了契丹和奚族,稳固了大唐东北边陲,明皇大加赞赏,命安禄山在此入朝,下诏予以褒奖:——乃能运彼深谋,果枭其帅,风尘攸静,边朔底宁,不示殊恩,孰昭茂绩!
为了表彰安禄山评定边境的丰功伟绩,明皇钦命吏部考功司官员将安禄山业绩评为“上上”。晋封其为东平郡王。并且亲自为安禄山晋封郡王下制,笔端不吝溢美之词,夸奖安禄山“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战必克平,智能料敌。”
明皇又把河北道采访处置使一职给了安禄山。有了这个官职,安禄山手上便有了更大的圈里。可以自己的意思,考察任用贬黜地方官员。由此,安禄山把河北一道的官员擢升罢免权牢牢掌握在手上,凡趋炎附势者,予以高官厚禄,凡啧有微言者,一旦被他知晓,轻者免官,重者流徙,或是暗里下毒手。河北一道官员,无不噤若寒蝉,只知有安禄山,而不知有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