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名将蒙冤 (3 / 4)
明皇思虑一阵,说道:“朕还是想见他一面。他父亲为国捐躯,死得壮烈,朕命人带他进宫时,他才九岁,思念亡父,每天号哭不已,朕多次安抚,他才渐渐平息下来,长大之后,口不善言谈却勇猛刚毅,每到阵前,从不落于人后。开元二十一年随萧嵩出征,率铁骑一队,冲入吐蕃阵中,杀敌数千,截获牛羊数万。萧嵩上疏,夸奖他是天生的战将。朕不但重用他,还想把他留给太子,日后太子继位,也需一名猛将镇守北疆。可惜呀,他竟然自断前程!”
杨钊心虚,唯恐明皇真的要亲见王忠嗣:“微臣恳请陛下,千万不能面见王忠嗣。”
“为什么?”
“陛下亲见王忠嗣,就是信不过御史台和门下省中书省众人。我等也不敢再审他,还是交给陛下裁夺吧。”
明皇摇摇头:“朕算是他的义父,依律应该回避。还是你们审吧,朕不见他了。与太子同谋,妄图拥立太子这条罪名分明有假。他在边关,太子在深宫,两人数年不曾见面,怎么会谋于密室,谋逆篡位?这个且不说它了,沮扰军机,致使石堡城一战失利的罪名却是逃不掉的,你们就按这个,治他的罪吧。”
贻误军机也是大罪,足以要了王忠嗣的命,杨钊不禁心中狂喜,低声应道:“微臣遵旨。”
王忠嗣陷身囹圄,河西、陇右无人节制。明皇亲自遴选将领,任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并召他进京面君。哥舒翰为王忠嗣手下大将,能征惯战,屡破吐蕃。被提拔为右武员外将军。临行之前,部属们对他说:“大夫遭不白之冤,将军此去,多带些金帛在身上,说不定能买王公一条活路。”
“不然,”哥舒翰正色道:“如果天下还有公道,王公自然不会被冤枉判罪。如果公道无存,再多的金帛,又有什么用处呢!”
到了长安,哥舒翰才听说王忠嗣因为沮扰贻误军机,已经被判了死罪。哥舒翰心中惨然,见到明皇,别的不说,开口就为王忠嗣鸣不平:“陛下,王公冤比天大,请陛下明察!”
“御史台、中书省和门下省三堂会审,怎么会冤枉了他?石堡城之战因他之故而遭大败,这不是众人编造出来的吧?”
“陛下,王将军有他的计较,为大将者,不注重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争一朝一夕打下城池,而应相机而行,随机而动,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胜算。石堡城内吐蕃虽然屡屡出来作乱,但是,王公率我等筑建的城堡足以挡住他们深入河湟,袭扰百姓。因此,王公才不肯以数万人的死伤为代价而去硬攻石堡城。”
“那就是朕错了么?”
“陛下为天下计,也无错。”
“照你这么说,谁都无错,谁都有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