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大狙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天下大狙 (1 / 2)
        莽莽昆仑山脉自极西雄起,向东横贯,止于吐蕃高原东缘,高原东之古秦境内,又一座苍茫突兀的山岭拔地而起,集合起千山万岭,莽莽苍苍,逶迤东去,绵延三千余里,是为秦岭,又名中昆仑。

        秦岭东尾又续淮水,奔流向东,划出大地南北之分。

        华夏大地,主脉有三条四列,次有三河两戎。昆仑分三龙,而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千,而秦岭为中干。秦岭为地络之筋骨,天分南北,地隔江河,正是华夏龙脉之所在。

        “盖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大散关,位于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大散关前,姜水北去,经和尚原汇入渭水。

        三月初的一个傍晚,夕阳如血,姜水河畔,有三骑缘河北行,南望大散关已三十里有余,地势渐缓,三骑沿驿道在丘陵山路时停时走,傍晚时分,远远地在一个村庄前停了下来。

        三人将马拴在一片林子里,分出二人向那村庄潜去。为首年长一汉子伏在一高地,向村落观望。约莫半个时辰,分先而去的二人折返,来到汉子身前。只见是两个黑衣劲装少年,俱是十五六岁束发之龄,

        “义父,我和虎子分东西潜入,探了两遍,是个破落村子,只有三五户人家,没有家狗,村北几里俱是荒废庄田,未见金兵和蒙兵探子,也无哨所烟火。”其中一个圆脸少年向汉子说道。

        这壮汉身着紧身衣,面容刚毅,身材健壮,腰上配刀,左手持一根缠了麻布的粗棍,举止利落,露出一股精悍之气。此人未如常人般样留着胡须,头上包了块灰布将头顶完全拢住,在脑后打了个结,却未见长发露出,看头巾的样子似乎没有蓄发。

        壮汉将一布袋丢给圆脸少年,说道:“先歇一会儿,雷子、小虎,先吃点东西,再进村,找个空房将就一晚。”

        三人席地而坐,圆脸少年在左,壮汉右侧是一虎头虎脑的少年。

        虎头少年咬了一口饼子,几下吞了,喝了口水,向中年汉子说道:“义父,明日继续向北探一探吗?听驿站守卫说,那边大金和蒙古正打的关键,在往北,就会遇见金人、蒙古人了。”

        壮年汉子抬手摸了摸少年的头,笑了笑说:“虎子,害怕吗?要是你宋叔在这,绝对不让我们往前了。我就是想看看这些蛮子打仗是个什么阵势,骑的什么马,怎么射的箭。”

        两个少年齐声道:“不怕,我们也想看看。”

        壮年汉子见二少年眼中无惧,甚是欣慰:“好,这次来兴元府,到了大散关边军前沿,恐怕五年内不会再来了,既然来了,就要去看看,小心行事,应该可以全身而退。”

        停了停,似乎思考了下,又道:“按大散关驻防边军所说,蒙古人是围着凤翔在打,凤翔周围几百里都被蒙古人围住了,和尚原在凤翔南面,有渭水,之前是宋金反复争夺的地带,蒙古人现在把凤翔围了,凤翔府虽还有几十里地,但此地距离蒙古人军营应该很近了,但凡扎营,必然放探马,何况这边是宋军也是蒙古人提防的。蒙古人骑兵骁勇,探子会撒开很远,不能入庄休息,以防被围了庄子跑不出来。”

        唤作雷子的圆脸少年想了想说道:“义父,此时或明晨未亮时潜过去比较安全,但此地我们都不熟悉,若是遇敌,慌忙而逃又怕迷了方向。”

        壮汉道:“是的,都有危险,探子不是叫夜不归嘛,趁夜色若是被盯住,恐怕更难逃脱,大白天去的话,远远就被看到了,还是拂晓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