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千钧一发 (1 / 5)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当政时,旧臣老将大都知道一些敬轩与皇上之间的事情,有的还亲眼目睹过两人的恩恩怨怨,和难舍难离的兄弟之情。
然而,一旦李世民撅胡子走人,手下的老家伙们,也大都知趣的或托病辞官,或是告老还乡,朝中也就几乎无人再把远在边陲贫地的敬轩当回事,所以,在给蔡文泰的诏书中就只字未提恩国公几个字。
按理,作为地方小吏的蔡文泰,是无权对身为公爵级的官员行事最终判决和行刑的,一般只能协助钦差大臣办案,或是将人犯奉命押解京城候审,李辉就是例子,人家是在册的宣威大将军。
因此,朝廷诏书的含糊其辞和对敬轩的轻慢,就给了见利忘义,居心叵测的蔡文泰可乘之机,他有权对辖域内的普通民众立案定罪,先斩后奏。
搜铺敬轩家小无望,便让身负使命的蔡文泰,对敬轩的行刑变得迫不及待,所以,布告一发就定在了三日后。
令人焦躁不安,而又束手无策的两日很快便过去,好心的乡民,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明日送行的纸钱。
而蔡文泰却躲在书房里,窃喜而又略感忐忑的准备起草抄斩李敬轩一家的奏折。
不管咋说,敬轩也是富甲一方,威震西域的大户人家,浮财没有抄到,人就杀了夫妇二人,一桩株连九族的反叛大案,就这么草草了事,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捻须思之再三,也只有将全部罪过归结到贺鲁的身上,人是被他劫走,钱财是让他事先转移,为防不测,才匆匆行刑。
蔡文泰刚要无奈而又勉强的打算下笔,就见师爷蒋干神色慌张的窜了进来。
喘息着抹了把满头的大汗,压低声音嚷道:“坏了!城里混进大批突厥人!”
蔡文泰听说,手里的毛笔便不由跌落在才刚刚开头的公文纸上。
两眼惊愣道:“到底是咋回事?”
原来,城南驼店的王老板,昨晚接了几十个马贩子,在给他们打理屋子时,觉得那伙人身上的气味不对,于是,清早去茅房,就留心听了窗根,结果,他听见有突厥人在说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