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路佛光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路佛光 (3 / 3)
        于是,国王便出资修建寺院佛塔,免费供给来往僧侣,带头诵经念佛,很快便让佛教圣火照耀了苍茫的长空。

        这块承载着太多战鼓马蹄,狼烟烽火的绿洲,终于为一种轻柔而神秘的声音腾出了空间。

        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禅定,争相迈进木鱼声声的寺院,在晨钟暮鼓、经诵梵呗中确立‘无我、无常’的境界,保持‘慈悲喜舍’之心,摆脱轮回,进入涅槃。

        玄奘的到来,对于打小受到佛教文化熏洗的龙突骑支来说,无疑是喜从天降,甘雨自来。欣喜恭敬的程度,自不必鞠文泰逊差多少。

        明知嫉妒别人,并不会有损对方,更不会有利自己,但每到境界现前,嫉妒之心,依然会蒙蔽你的心智,让你做出明知后悔,但还是愿意去做的错误举动。

        喜悦祥和的春风刚刚漫过焉耆城,还未等到佛法的雨露再次润变全城,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龙突骑支就已经沉下了黝黑的脸面。

        不为别的,就为玄奘按照惯例,自然而然的拿出了高昌王鞠文泰的亲笔书信。

        尽管鞠文泰的书信在西域沿途各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到焉耆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因伊吾道的事情,龙突骑支早已对高昌王如刺埂喉,怀恨在心。

        好在有敬轩相陪左右,焉耆王虽显冷漠慢待,但面子上还能勉强过得去,饮食起居,还算周到。

        玄奘见此处虽说寺院佛塔四处可见,人们的求法愿望也如旱苗盼甘雨,但国王的冷遇阻碍着法缘,修整一夜,便继续西行。这应该是玄奘离开长安的第二年,贞观四年(630)。

        出焉耆城不远,便来都了芦花漫漫的焉耆河畔。青翠纤细的芦苇,像各个含羞的少女,垂首思春,又像群嬉笑放肆的少妇,戏说着炕上撩人的情趣,竞笑出了纤美迷人的姿态。河水清透,曲向远方。

        河的上游,一片由榆树、柳树和白杨混居的树林,成为这里最为明显的标记,林间各种树木争相繁殖,竟将子孙放心的安置在了别族的脚下,尽显着这里的和谐和繁荣。

        敬轩正安顿众人在林中歇息打尖,蓦然回首,只见不远处有人盘腿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两只俏皮的麻雀,竟在那人的头上跳上跳下,肆意戏耍,但那人却置若罔闻。

        敬轩觉得有趣,便信步来到了跟前,见那人的头上有个鸟窝,看样子已有些时日。再细看那人,僵直而坐,肩膀和腿部都有尘土和草芥,从嘴唇胡须的尘垢来看,这人已经很久没有呼吸。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敬轩见过无数的死人,像这种死法,他还是头次见。于是,便即刻返回,来找玄奘法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