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玄学与拜科学教的冲突
中医确实能治病,而且绝非某些人理解的纯粹靠积累经验方来吃饭。卫杰亲眼见识过中医师在经过精心“辩证”、确认病因病理后,采用最简单的药材乃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荆芥穗、附子、蝼蛄什么的治好了许多棘手的病症。其中有破伤风,有女性不孕还有大小便闭塞之症。
根据自身观察到的事实以及初步的理论研究,卫杰相当肯定,中医师高明与否,与理论造诣息息相关。要是辩证的环节做得到位,则中医的治法往往会有奇效。
反之,纯靠套经验方,既不懂(或许根本就不信)脉诊,也不懂阴阳五行、经络传变、五运六气什么的,无法从理论层面解析病理、推演治法、调整经方,纯靠背几个现成药方来碰运气的中医师,恰恰是败坏中医名声的主力选手!
正因为看到中医的神奇与尴尬两面,卫杰才一心想要打通科学与玄学,让中医这门真正“纯中国”的技艺获得理论支持,彻底搬开发展的障碍。
在卫杰眼里,阴阳五行绝非半吊子的“拜科学教徒”理解的那么不堪,它的本质是一种本土化的思维工具,类似科学中的数学。只可惜在儒学主宰一切的大环境下,它从来没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乃至于连维系基本的传承都十分艰难。
而它也绝非与科学不能打通。对五行生克进行数学建模,定量化的分析研究,国外国内都有人做过。
只是这种课题比较尴尬,国内能搞原创性研究的本身就少。在别人的框架下做点工匠活,跟从头弄一个体系是完全两回事。真能开创体系的强人,恐怕打死他都不会来搞这种课题!
“前世”的卫杰倒是不计个人毁誉,一心想搞这种伪科学。大不了到最后确证了中医或者传统玄学确实是一种骗人的玩意,那样至少可以划个实打实的句号,避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后辈再次掉进坑里。
维持不尴不尬的现状是最难受的。中医师始终很难讲清楚他们的玄学,而外界又对中医治好的病例不屑一顾。一个是理论无法讲解得通俗直白,更无法换用“科学频道”的语言来阐述。另一个是学了科学却不通解其精神,连“事实第一”的原则都敢背弃。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不屑于去研究实证直接否定。这样让既喜欢中医又理解科学的卫杰夹在中间极为难受。
可惜卫杰的学术生涯随着辍学半途而废。不过换个角度,倒也幸运的避免了被科研圈批评为“浪费青春与才华,从事伪科学事业”的可悲下场!
现在穿越到了异时空,在这里卫杰手握大权,可以无视他人的抨击。因此才有这个“燧人工程”的问世。但是坦白的讲,卫杰只不过将它当成“没办法的办法”,就象搞风险投资。反正投入有限,成了是意外之喜。不成就当做押冷门、博小概率的一次尝试。
正因如此,他才做了长远规划,准备两步齐走。一方面是直接“土法上马”搞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从源头上对玄学理论进行梳理。《玄学中国人》就是卫杰构想中进行理论整理的一个主要阵地。
反正有元照的黑科技托底,卫杰不至于短命横死,可以在漫长岁月中看着成果一点点呈现。虽说靠玄学来对抗黑科技只是个缥缈虚无的幻想,但是主动进取总好过消极等待。有个名人曾经说过: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没有梦想,人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出了方术科的地盘,卫杰直奔工坊。
学宫下辖的各个工坊,全都采用大匠师制度来管理。大匠师就相当于后世企业里的总工程师,但权力还要大些。整个的生产调度以及技术实施、质量控制都由大匠师来负总责。工坊的管事主要只负责管账。
大匠师下面还有大匠、匠师、见习匠师、工匠、学徒一共六个等级。如今贵为高阳国中尉的吴质,当初的梦想不过是成为工匠学徒,学成出师后再补习文化、通过考试成为见习匠师。最终熬年资转正。一旦成为正式匠师,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收入足够在临淄买个带花园的宅子,并且将下一代都培养起来读书了!
至于大匠这个级别,地位等同于学宫内的助教,那已经是副高职称,收入直接就跟“下大夫”这一级靠了。
从工匠学徒开始,就被列入特殊的培养系统,跟普通卖苦力的工人属于两个世界。普通工人要想成为工匠学徒,除了满足年龄、智力、手脚灵敏度等基本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工匠以上职称的人员作保。
而要跻入大匠这个级别,光技术造诣还远远不够。其背后有隐秘的潜规则。普通人可能搞不懂挡住上升通道的这一层“玻璃天花板”究竟是什么东西,但以卫杰的身份地位,加上后世的信息参考,很明白控制这一切的就是那个被孙况全力打压的墨门!
根据宋无忌提供的情报,这个世界的墨门宗师是个“天启者”,所以掌握的技术远远超过另一个时空。其一手创建的墨门也因此具备更大的能量。虽说在秦国地界,由于老对头公输般成功代秦而立,导致墨门只能彻底转入地下。但在关东,墨门的实力几乎相当于战国列强之外的一个无形国家!
在齐国,孙况以其天启者身份,足足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算勉强将墨门压下一头。但墨门仍然牢牢掌握住整个大齐工业界的人事系统。任何人要想在齐国开一个工坊或者是在工坊求个职位,不加入墨门至少也必须获得其许可。
在学宫下属的工坊里,情况稍好一些。由于强势的孙况及其创建的器械科之压力,对于大匠以下的底层职位,墨门只能稍加放松。但大匠以上的级别,墨门却是拼死相争。孙况毕竟不是齐王,顾忌的地方太多,也不敢压迫太过。所以最终各退一步,形成了墨门无法进入学宫传授学问,但孙况也撬动不了其在齐国的根基这样一种局面。
卫杰刚创建尚书台的时候,由于紧要的事情太多,一时顾不上拉拢墨门。直到此次彻底掌握大权,又消除了秦军对临淄的直接压力,这才能抽空出来接触这个特殊组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