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强权(三)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强权(三) (1 / 4)
        第254章强权(三)

        其实阿哈达大相,现在已不需要**出兵,他之所以没有回吐番,而是留在这里这么长的时间,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想弄明白**对吐番的态度。**的人很忙,郭怀正没时间搭理他,把阿哈达凉在那里。一开始的时候,阿哈达大相还能忍耐,因为吐番军队处于弱势,他还有求于**。但是吐番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看现在的情况,吐番已经不需要**兵出。最重要的原因是,达顿赞普已然和察哈台汗国秘密达成协议,双方互不侵犯,吐番牵制住元军在吐番的军队,保证察哈台汗国对和林方向的用兵。元朝在甘凉青康地区的兵力,利用中华军牵制,达顿赞普认为他可以解决萨伽王朝,一统吐番地区。

        这样的形势,吐番方面不希望**出兵。阿哈达有政治远见,**表现出的野心咄咄逼人。云南大理国也是立国几百年的王朝,被蒙古灭掉之后,大宋有能力帮助复国,但蓝玫瑰没有助大理复国,而是解决云南后,比蒙古还狠,不但不允许复国,连自治领地都不行。完全归入大宋朝廷,如今成为**的一个省,体制完全和内地省份一样,大理成为历史。这样一个强硬的君主,强大的国家,如果中华军进入吐番后果难料。

        阿哈达详细的研究蓝玫瑰的施政方针,七八年的时间,蓝玫瑰没有进行一个封王、封侯的举动。**连爵位都没有,只有行政职务,没有勋爵,这样不正常的现象,阿哈达哪敢认为吐番自利为王,蓝玫瑰会同意。

        今天郭怀正终于同意见他,也答应就吐番的问题,进行商淡,据说已得到皇上的圣旨。阿哈达大相有些期待,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女皇,有什么圣旨下达,因此早早前来。

        郭怀正也是开门见山,对这些番邦蛮夷,郭怀正不想浪费时间。什么吐番的大相,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丞相呢?吐番并入**版图是皇上的圣谕,是不容改变的事情,什么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郭怀正说道:“阿哈达阁下,我**皇帝传旨,吐番王朝是以前的历史,在吐番灭亡后,已不存在。对于达顿的抗击元朝,**表示赞赏。在汉初,吐番就是中原的领土,根据**的要求,吐番应该并入**,成为中华一个行政区,至于官职嘛……得皇上册封,现在吐番不存在,根据**的行政区域划分,那里是**的西藏省。**向西藏出兵,是不需要什么人同意和不同意的,也没有必要去联合什么军队,根据帝国法律,达顿赞普的军队是非法的军队,在中华进入西藏后,吐番军队应放下武器,接受整编,成为中华军一部分,不接受整编的,视为叛乱军队,和蒙古军相同予以剿灭。”

        “什么?”阿哈达一下站起来:“**欺人太甚,吐番是一个国家,是不会屈服的。”

        郭怀正的脸一下沉下来:“阿哈达,你最好老实点,皇上圣旨已下,你不再是外国使臣,是叛逆分子,本官随时可以把你推出去斩首。”

        阿哈达一下愣住,怎么这么快就翻脸了?如果不按着使臣的待遇,那不是随时都危险?郭怀正说道:“告诉你一下,你带来的随从内为不复合帝国法律,已被缴械。其中有十一人反抗,已按武装拒捕格杀,阿哈达你随时可以离开临安,但是在**境内,你最好奉公守法,否则任何政府执法机构,都可以处理你。在没有皇上册封前,你就是一名普通人,没有任何特权。”

        阿哈达是聪明人,不会作无意的事情,他不知道**有了什么依仗,突然之间变得这样强硬。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违背道义的,但他马上想到,**根本不承认吐番是个国家,才是这样的。自己带来二十名吐番勇士,竟然十一人被杀,好狠的手段。有头脑又不是一般人物的阿哈达,冷着脸说道:“很好,本相返回吐番,会迎接中华军的,看看**能不能让吐番的国民屈服。”

        郭怀正一笑,用手一指外面。郭怀正是**的,管的就是对外事物,国家强硬,外交官就腰杆硬。有**的百万军队,郭怀正连和阿哈达费口舌都懒得。

        阿哈达什么也没说,他还真的不服气,中华军战斗力,天下无双,这一点阿哈达知道,但是吐番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活佛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只要活佛一句话,二百多万藏民会和中华军战斗到底。那里是青藏高原,条件艰苦,中华军有多少战斗力来和吐番军作战?当中华军知道厉害的时候,那个时候再找回这些羞辱不迟,阿哈达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离开临安返回吐番。

        郭怀正把这些情况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长安,郭怀正知道,用不多长时间自己就会迁往长安。皇上对长安的建设很快,已经有不少部门开始搬迁,只要内阁大楼复工,临安将作为**的培都,真正的政治中心将是长安。

        长安城里到处是工地,核心区在建设,皇城区在建设,外围长安市区也在建设。按着长安市的总体规划,一个现代和古代相结合的城市,在快速兴起。这可是全国的力量,建设速度当然快,有先见之明的蓝玫瑰,城市道路完全可以承受千百年的发展。地下、地上的设施,完全是按着后世发达的现代城市标准建立,主街道宽度,没有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宽,每一个地方连红绿灯的位置都预留出来,一个完全现代化,可以承受汽车交通的都市公路网。以中央皇宫为中心,长安建设了三条外环道,而且同时发出命令,市区内不会有工厂,楼房不会低于七层高度,这一规定让长安的人口容纳数量可以突破千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