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筹资(一) (1 / 4)
第250章筹资(一)
长安城里,朱瑶原来的汉中王府,如今蓝玫瑰的行宫,这是在原大明宫地点上,建立的汉中王府,看得出来,朱瑶花了一番心思,尽可能的恢复当初的原貌,但局限于财力,也不过恢复十之二三而已,但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建筑群,可见当年盛唐的雄姿。
大明宫是李世民为了安抚父亲李渊,玄武门之变以后,为了堵众人之口。另一方面,为了软禁这个太上皇李渊,没有机会接触朝政而修建的,为彰显孝心,也为了平息李渊的怒火,大明宫修建得极其宏大和壮观,比长安太极宫不遑多让,还要豪华得多。李渊打算就在这里陪着宣华夫人,渡过自己最后时光。可是还没等到他住进大明宫,就驾崩了。
李渊死后,李世民经常做噩梦,几乎很少来大明宫,这里成为了大唐皇帝的别宫,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风华。高宗继位后,非常喜欢大明宫,后来身体原因,需要一个凉爽干燥的地方,把朝政以及寝宫搬来大明宫,渐渐的,原来的太极宫就不用了,而朝会也在大明宫举行,因为高宗行政中心移位大明宫,原来的太极宫弃之不用,多次扩建大明宫,历时十几年时间,最后一次扩建为高宗晚年。
因此,大明宫的规模,是历朝皇宫不能相比的,后来的汴梁大宋皇宫,临安的南宋皇宫,大明的金陵和北京的紫金城,都是仿造大明宫的建筑。朱瑶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在长安三年中,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大明宫,虽然没有恢复到从前,但也大体上恢复,而正门丹凤门上就是汉中王府的牌匾。
大明宫在蓝玫瑰印像中太深刻了,它不只是一个宫殿,一座皇宫,一个建筑群那么简单,它带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国的伦敦有唐人街,美国纽约有唐人街,在西方强国的眼里,他们记住汉人,就是唐人,中国人就是唐人,这才是真正的民族骄傲。蓝玫瑰决定迁都长安,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大唐盛世,留给了中国人心中一段情结。
蓝玫瑰也不能免俗,如今自己有了这个机会,她要恢复昔日盛唐的雄壮,扬威于世界。
蓝玫瑰并不清楚,朱瑶也在努力的恢复大明宫,当她进入这里的时候,才知道,朱瑶已经在这里耗费了三年多心血,进入丹凤门,顺着龙尾道向含元殿走,蓝玫瑰的心情很复杂,这里被毁于战火,蓝玫瑰是知道的。可是看着这些建筑,能想象到朱瑶在这里付出的心血。这一刻,蓝玫瑰觉得有些不忍,自己把朱瑶逼走,让她离开长安,带着儿子远走西部边垂。
对于长安的建设,蓝玫瑰心中有一份蓝图,她要把这张蓝图落到地上,从骨子里蓝玫瑰是一个传统守旧的人,她更喜欢复古,并不接受后世的全盘西化。但那个时代,她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情人节、圣诞节,一点一点的挤走中国传统节日,看着西装领带,取带中国的服装。
今天她终于有了掌握天下的权力和影响力,她要保留住中国汉族的传统,保护延续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站在含元殿的上面,俯瞰整个长安城,想着那两句古诗“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蓝玫瑰要实现这个愿望。
安顿下来之后,蓝玫瑰用一天的时间游遍了这个大明宫,她不得不成认,朱瑶以一人之力,力量太小了,她在一片贫困之地上,民生凋敝的情况下,一面恢复民生,一面又能做这些,真的体现了她的才能。
在大明宫侧面,已然完整恢复的栖凤阁里,成为蓝玫瑰的临时办公地点。陕西省长张秋陆,长安县长肖国祥,带领着大小官员在栖凤阁拜见之后,长安的政治地位,因蓝玫瑰的到来,开始成为另一个中心。
另一个建立起来的中心机构,就是随同蓝玫瑰到来的三军总参谋部。叶晴的机构,设在了和栖凤相对的翔鸾阁,军队的行动,总是最快的,御林军是全体**朝会时确定的皇家部队,共计六千四百人,这是取八八之数,暗含六十四卦。是中华朝唯一的全装备步枪部队。对于这点,蓝玫瑰不置可否,她认为朝臣过于小题大做。不过这是皇家威仪,蓝玫瑰也不能全部否决,因为后世也有三军仪仗队的存在。
蓝玫瑰让叶晴发出命令,中华军各部队暂时进入休整状态,各军队军长以上将领,前来长安开会。西北地区的收复,中华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骑兵在增加。一时间传旨,传令的骑兵冲向了全国各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