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激战(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激战(二) (1 / 4)
        第186章激战(二)

        玄武小平原上,两军对垒。说是平原,不可能向一个操场一样平整,高低不平的斜坡,土沟和高岗,只是在中间一个很大的区域之内,是困龙阵的核心。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同于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为了达到整体配合作战,方便与战场协调,会训练出很多阵型,这是固定的作战模式,这种阵型发动之后,在各级军官将领的带动下,按着一个固定的方式运行,这个时段是不需要主帅进行指挥的,也不用发布任何命令,像一架机器在运行。

        这种兵阵威力很大,对不精通战阵的军队被困当中,即使多出几倍的兵力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古代的军事将领中,是否熟读兵书战策,是不是了解天下各种军阵,就是衡量一个将领水平的标尺。

        阵战最大的弱点是固定的,他不能在迅速之间完成布置,在运行时不能移动,不是可以在行进中使用的战阵。军队将领大部分使用的都是两军对垒时候的兵种配合战阵。是临时发挥的指挥水平,这才是真正的指挥能力,这种临场发挥,即使在现代战争中,也是衡量一个军事指挥员的标杆。

        随着热兵器的出现,这种固定模式的大型战阵,被淘汰出去。现代战争理念也让兵阵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哪一个军官会指挥自己的部队,傻傻的钻到对方的战阵中等着挨打。

        像里出现的,对方摆下什么什么大阵,提出对方破阵,要是破不了阵就投降这种说法,在历史当中有,可是并不带表战争。真正的军事战争,首先的目的就是消灭敌对势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战场没有。军人是军人,不是大侠,不是道家学者。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没有正义可将,没有规矩可言。自以为很聪明的齐济格元帅,在玄武摆下困龙阵,认为可以完全困住第三军,齐济格倒是没有傻到邀请刘星武前来破阵。

        齐济格认为,既然蒙古军放弃了毫州,刘星武一定乘胜追击。只要第三军钻进大阵之内,就插翅难逃。兵法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是不会有固定行为的。刘星武并没有当时追击,在毫州停留了一天一夜。派出侦察兵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六七万人摆下的大型兵阵,怎么可能瞒住人,这不亚于明白告诉人家,我在这等着你一样。这样的军事对垒,换一个军队或许还会有用,这毕竟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时代。

        可是战争模式让华夏军已经给改了。华夏军不会在战场上列好阵势,然后双方商量好了再打,你要是挂出免战牌我就等着。

        接受蓝玫瑰作战思想的华夏军官兵,现在觉得这样傻逼的行为很好笑。你们侵略我们的国家,杀害我们的人民。抢掠我们的财富,我们还要讲规矩,是不是脑袋让驴踢了。华夏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就是一句古兵法的话:“兵者,诡道也”。作战以胜利为最高原则,其他的不考虑。

        齐济格元帅面对这样的华夏军,怎么能不失败,说齐济格是赵恬,说他是马谡,恐怕都是抬举他了。

        当孟良带领第一团冲进困龙阵的时候,这个固定的大阵就开始发动。由此看得出来,刘星武是很有军事水平的,也很了解古代的战阵。只要有敌军进入,阵势就会发动,因为不运转,即使是几百人也可以破掉这个几万人摆下的大阵。要是一经发动,就是直到消灭进入阵里的人为止。没有战场临时通讯手段,这是几万人摆下的大型战阵,兵将之间是不能靠着喊话来协调的。只有一个固定的动作来完成这一套行动,灵活性显然差的很远。

        一个用六万多人摆下的大阵,竟然只是因为两千人就发动了。对于在几千亩的地面上,集中了六七万人,兵力密集程度和安排之复杂可想而知。只要一个不确定因素出现,就会全面变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