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意识论 (1 / 3)
第162章意识论
刘录深吸了一口气,自信和傲气已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对自己即将说的话,也不是像一开始一样信心十足。在蓝王府这一年时间,刘录除去照顾玉青骢的时间,就是在观察蓝玫瑰和研究徽州军。越是时间长,刘录越是佩服。作为一个马夫,是没有条件接触到高级机密,能让刘录得到很多讯息,是因为蓝王府上下等级观念比较淡,对于时政和人员评述,只要不是带有攻击性的言论,一般是不会有人管的。机密性的也只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对于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禁忌。特别是有报纸这种东西,一个普通人,也可能对高高在上的蓝玫瑰衣着打扮,生活习惯进行点评。这点让刘录十分不解。王者威严,应该建立在神秘和距离上,越是神秘才越会有敬畏,距离越远才会越有威严。这就是所谓的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而蓝玫瑰恰恰相反,她的行为几乎是透明的。几乎没有什么背人的事,还能保持一个态度,哪怕是对待一个园丁,对待一个门卫,都能保持一个态度。时间久了,以刘录的头脑,渐渐发现这种行为的威力。和谐如春风,暖如春日,它的结果就是春风化雨,润泽万物。透明度决定着信任程度,就是因为知道了解,所以才信服。
这一方面刘录承认,但在另一方面刘录并不承认,是蓝玫瑰的手段和行为方式。刘录认为,蓝玫瑰的方法过于柔和,手段过于温软。如果采取强硬的手段,不难在短时间内登上大宝,成为一统天下的一代女皇。
刘录不管多么学究天人,也无法超越时代的思想范畴,他也不承认女人的社会地位。过人的才智,让他认为这个世界离开女人是不行的,但男人处于主导地位是不争的事实。
世间万物阴极则阳,阳极则阴,这是法则,是天道。大唐的鼎盛,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媚娘。大宋的极度柔弱,也未必不能造就另一个女皇蓝玫瑰,这也许是天意。对于蓝玫瑰身上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刘录总结为天纵奇才,承认蓝玫瑰只是天意,也就是运气好,并非是才能决定的。这样的结果,让刘录想投靠蓝玫瑰,同时又想技压一筹。既想表现得恭敬,同时又不甘心为下人,这一个矛盾心理,做的一切行为也就让人怀疑。
今天在蓝玫瑰的刻意压制下,终于不得不承认,并非蓝玫瑰是运气好,本身的才能也超过自己。在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物面前,聪明的刘录是不会选择为敌的,那是不明智的选择。只要这股力量的方向和自己是一致的,刘录不会愚蠢的选择做对,进行所谓的意气之争。这样的行为非智者所做之事。他选择了归顺,辅助蓝玫瑰成就大业,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听到蓝玫瑰略显轻柔的问话,刘录是无可奈何。仿佛哪一步都在蓝玫瑰的算计之中,这让刘录有无力之感。刘录又怎么会知道后世的心理学,也是一门很普通的学问。对于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来说,无不涉及到这个领域。历史经验告诉人们,社会机构和社会行为的本质是人。没有人这一本原体,社会首先不存在,也就无从谈起结构和行为。而人的思想是多维的,他的特征也是多变性的。根据哲学理论研究,世界是思辨的唯物主义,那就说明不管是多么多变,也难以脱离它的自然规律。人的思维还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方法,还是可以推算出人的大致行为和决定。
以蓝玫瑰的三世为人,以她的人生经历和学识,在今天的社会中,又怎么会算不到刘录的行为和思想?这样有意的阻在刘录面前,让刘录感到无处着力,充满了无力感。对蓝玫瑰身上透出的坦诚和谦虚,又让刘录欲罢不能,只能被动的说下去。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请王爷恕罪,属下的几点意见并非是顺从之言。”
蓝玫瑰笑笑,她理解刘录的心情,自己刻意的打压,让刘录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对于手下很多将领和文官,蓝玫瑰从来不打击他们的自信,那样并没好处。她需要的是忠诚有能力的真正手下和战友,不需要一些唯唯诺诺的奴才。今天对刘录的刻意打压,是因为刘录身上表现出来的傲气。一个有才学的人,应该是一个理智的人,饱读诗书就应该比别人更加遵守社会规则,更应该遵守法纪。
仗剑江湖,快意恩仇这本身就是挑战国家法度,改变社会不良现象,可以有很多方式,也可以通过流血斗争的革命手段,必须是打破一个落后的体制,重新建立一个更加高级的有序社会体制。不是破坏旧有体制的,只是破坏不能建设,那就是乱,让本来就无序的社会更加无序。
那些迎合广大民众心理的大侠行为,就是如此。贪官污吏本来就是不守法度的人,以个人行为去代替法律行为,就更加是违法行为。只能让社会进一步混乱。证明刘录这种人,自我意识非常强,做事很少去顾忌理由的正确性,只凭自己的好恶处理问题。
蓝玫瑰用人喜欢有才智的人,可是并非挖筐里就是菜,不能遵守规则的人是不用的。在这一点上,并非是不和自己的心意就不用,而是是否符合社会规则。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这些人,并非是和蓝玫瑰思想一致的,就是其它人也大部分是不和蓝玫瑰一个心思的,但她都能用。
刘录这种人不行,在一接触到现在,一力的打压,让他首先知道什么是规矩,知道什么是敬畏,然后再让他一点点明白,如何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听到刘录的解释,蓝玫瑰说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点我还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我也懂,刘先生不必有什么顾忌,但说无妨。我也希望能听到对我行为错误的指责,我并非神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言行全是正确的,徽州军有今天,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大宋文武百官和徽州军三军将士共同的功劳。”
刘录已经不是佩服的问题。“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刘录是明智之士,既然说是智者,对自己都有清醒地认识,这也就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