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浴火扬州(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浴火扬州(二) (1 / 3)
        第106章浴火扬州(二)

        长江水面战斗毫无疑虑的如期打响,徽州水师经过一次战斗,士兵的心里更加稳定,轮机兵也是个个卖力船速飞快,而此时是夏季,长江上的风力不大,蒙古水军全都依仗船桨划动,大船的风帆全开也没有多快的速度,对于张波他们这种保持距离的远程作战,还是没有办法靠近。

        不过对于这样的战术,毕竟有了一点了解,顾顺知道了一些应对之法,不断的抢占上游,用小船缠住徽州水师舰队,大船向上游抢占上风口,用大船顺流而下冲撞战斗。张波把舰队分成三队,张水领一队、武清蝉领一队、他自己领一队,三队舰船在江面上不断的变化队型,利用炮火的优势,准确的打击这些蒙古水军。

        这样的战斗就好比是一伙拿着刀,身强力壮的成年匪徒,对抗一伙手无寸铁的儿童一样,双方力量差距太远,无论顾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战船还是被无情的炸毁。最让顾顺无可奈何的是这种重型床弩射程太远,他的小型投石机和弓箭根本够不上人家,结果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如果距离太近徽州军水师船上面飞过来的不再是爆烈箭,是开花炮弹。

        顾顺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徽州军的炸弹威力那么大?一颗不大的铁球开花弹,会有那么大的威力。他亲眼目睹了不少小船,被一颗炸弹直接炸成碎片。这样的水战还打什么,有一些战船用多挨几下爆炸的代价,终于冲撞上徽州军的战船,也只能是把人家的船撞坏。火箭射倒船上也扎不进去,火箭对人家的船伤害不大。狂怒的顾顺传令不惜代价也要击败徽州水军。在这样疯狂的进攻下,徽州水师终于有了损伤,好几艘战舰退出战斗,也有几艘小型炮船被撞沉,这让张波更加愤怒,徽州水师更加用猛烈的炮火还击。

        战斗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了日落西山。伤亡惨重的蒙古水军,终于无法挡住这样的进攻,在两三千艘战船损失一千多艘之后,终于开始向长江下游逃窜。由于船速慢不断的被击沉。

        一天的时间,徽州军的轮机兵已经换了三批人,体力消耗也越来越大,速度不再象以前一样,被顾顺带着残存的舰队逃走。初步统计战果,蒙古水军战船大小损失一千多艘,而徽州军也被撞沉了七艘船小型炮船和炮艇,战舰也有五艘退出战斗,人员伤亡一千多人。

        虽然伤亡不轻,但是达到了战役目的,江面上再没有了蒙古水军。镇江张弘范和那日松想从水路逃跑的可能被断绝,对于江面上的战斗,坚守镇江府的张弘范一清二楚。站在镇江城头也能看到长江上的激烈战斗,张弘范和李恒还有那日松是一脸的震惊,这样太恐怖了。战斗的时候放下风帆,徽州军的战船以什么为动力,能有这样的速度?让张弘范一样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他有一点是明白的,叶乾第二军没有进攻,而是江面上先开战,这样的意图很明显,是不想让自己从海上逃跑。不过张弘范很庆幸,如果徽州军不这样干,要是自己撤军的时候被袭击,步兵得损失多少。他已经有了放弃镇江的打算,不过还是有些不相信,凭六万大军会守不住一个丹徒城吗?

        其实张弘范还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张波不是没想过让叶乾先进攻,如果张弘范上船逃跑的时候再攻击,水军和他的陆军一起葬身长江。

        叶乾不同意,他惦记张弘范这四万新附军,他要俘虏一部分。这些都是随主将投降的宋军,只要抓到俘虏就是徽州军的士兵。徽州军每个部队从一都开始,每一都当中有一个都头的同时,还有一个指导员。这些人是在玫瑰山庄和徽州选出的人,担任这个职务。这个指导员不管指挥打仗,只是负责士兵的思想教育,负责生活和后勤方面的事,他们领士兵学文化,给他们讲道理,国家、民族和百姓利益,以及他们自身的权力和义务,带领士兵搞文艺活动,这样一些人在军队中,让徽州军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可是也渐渐的违背了蓝玫瑰的初衷,蓝玫瑰的想法是教育这些士兵记住什么是国仇家恨,什么是民族大义,可是从徽州和玫瑰山庄出来的这些人,他们给士兵灌输的思想确是今天的生活是谁给的,是小姐,是将军,是元帅,我们是大汉民族,是中国人要忠于国家,小姐是统帅我们就要忠于小姐。

        徽州军里人人平等,没有轻易的体罚,不犯错误严禁打骂下属,不许克扣军饷,不许贪功,上行下效,徽州军的思想高度统一。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把蓝玫瑰的忠于国家和民族变成忠于小姐,忠于蓝玫瑰了,蓝玫瑰并不清楚这些,当她知道这些的时候为时已晚,总不能再去教育他们不要忠于自己吧。

        有这些军队政工干部的宣传教育,徽州军不但改造了大批的新附军,连那些被俘的蒙古汉军,也变成了徽州军的士兵。

        这样一弄,各军、师将领发现了这个好处,只要一打仗想的就是抓俘虏。叶乾就是惦记上张弘范手下的这些新附军,才让张波先开始进攻,截断张弘范逃跑的退路。

        水战结束第二天一早,叶乾终于开始了他的进攻。镇江府方面是浅山区地势,并不是很开阔,镇江府治所丹徒县,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很高很厚,不是轻易可以攻占的。这里地势到是有些低洼,护城河也很宽很深,就是有这些优势,张弘范才认为他能守住这里。

        在丹徒城南门城外的平地上,叶乾三个师全部列阵,张弘范也亲自登上了城墙,镇江府另外两侧不适合进攻,一面紧邻长江只有这个南城是理想地点,张弘范和那日松都相信只要坚守南面就行了。虽然镇江主帅是那日松,但是他很明智,在城市攻防战中,蒙古军不如这些汉将,所以把守城指挥权交给了张弘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