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隔岸观火(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隔岸观火(一) (1 / 3)
        第九十三章隔岸观火(一)

        徽州城里徽州军总部显得很忙,却是忙而不乱。根据军情处报告,蒙古大军开始向长江北岸增兵,这一次调动的兵力,蒙古军骑兵不多,绝大部分是蒙古汉军和新附军。种种迹象表明,蒙古军这一次是倾力南下。阿里海牙为西路军元帅,在荆州集结已经集中大军二十万,还在有兵力不断开来。中路大军集结在鄂州,伯颜为大元帅是蒙古军最多的一路,二十万大军中蒙古军占有六万之多。东路在滁州集结,统帅唆都兵力十万。

        长江北岸战船密布,水师舰船不多,大部分都民船,看得出来是为渡江部队准备的。徽州军占领池州、铜陵之后,长江上已经有徽州军一席之地,对此集中在长江对岸安庆的蒙古水军,没有任何反应。

        在池州到铜陵中间梅龙,江边是徽州水师大营,江岸边建有水寨,里面有战舰,但是不多。对这样的水师船,蒙古方面并不担心。主帅方面有令,暂时不对宋军开战,特别是水师营上面飘飞的蓝色大旗,也让蒙古军害怕,那是徽州军。虽然到现在为止,徽州军的水师还没有在长江上有任何行动,但陆地上的威名已经深入人心。伐宋副元帅阿术传令三军,没有命令不要动徽州军。

        就这样又是多半年的时间,长江上相对的水寨谁也不惹谁,长江上的船也是畅通无阻,各人的船靠近自己方面航行,基本不越过江心。徽州军从来不出击,对面安庆的蒙古水军统帅李之正都怀疑,徽州军是否有水军,是不是做一个样子在那里唬人?

        可是李之正不大敢试,因为在八月间的时候,他派小股船队,在江州向彭泽进行过试探攻击,遭到江岸上投石机的轰击,一百多条船最后没有回来几条。吓得李之正再也不敢试探了,最少证明徽州军长江沿岸防守严密。在江州的蒙古军,也试着在陆地向彭泽进攻,每次都损兵折将,也变得老实起来。就这样双方维持着和平的局面,在炎炎的夏季罢战修和,互不侵犯。

        长江上的平静并不代表着其他地方平静,一年的时间,心情最糟的是哈日查盖作为洪州的达鲁花刺,监督这里的镇抚使纪春。本来炎热的江南气候就让哈日查盖心情烦躁,可是占领饶州的徽州军不断的出击,新附军根本不是对手连连失败,一但被包围就会投降,弄得到现在只有一个南昌城在手里,周围全是徽州军占领的地方。几乎把南昌包围了,这让哈日查盖是气愤又担心。徽州军不好惹,连丞相都连吃败仗,打得全军覆没,自己更不算什么。饶州的驻防军队是徽州军第一军,叫什么军长,这个军长是蒙古人心惊,新附军胆寒的徽州军头号战将冯彪。

        他手下的第一师师长,就是这一带闻名的大将杨仇,具说这个杨仇的武功在军长之上,枪法如神。在饶州这一带,第一军已经称王称霸,蒙古军只能是躲着走,由于第一军在此,弄得抚州和信州也嚣张得很,蒙古大军只能是气闷。

        在饶州的冯彪更是郁闷,他对面的南昌快成一座孤城了,他不明**为什么不让进攻。以徽州军的实力,别说拿下南昌,占领江州也不成问题。长江以南只有这两万蒙古军,其中一万蒙古汉军一万新附军,这点部队在徽州军第一军眼里就是垃圾一堆,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平定这一地区。

        徽州军的军令极严,就是冯彪也不敢违抗,不让进攻就不敢进攻。不过这样不耽误冯彪派出小股部队收复周围这些地区,饶州控制的地方,很多已经是洪州管辖区。饶州知府在从徽州开完会回来以后,像是变了一个人,再也看不到当初刚来上任时的牛哄劲。

        收复了饶州,京城立马派来了知州蒋伦,这也是一州之地,作为上命遣派的知州,当然是很瞧不起这些武将的。特别是徽州军,根本就拿这些地方长官不当回事。双方关系紧张,还没等他上奏呢,接到通知,江南东路置制使蓝大人,召集治下各州、府、军、监长官到徽州述职。不管蒋伦多狂傲,在这个女置制使面前还不敢不听。虽然对于女人执政为官很是不满,但是也只能前去。

        蓝玫瑰收复了池州和宣城之后,把江南东路治下的各州府的行政长官全都聚到了徽州,江南东路共有一府七州,两军,并没有全都收回,江宁府在建康,太平州在江北,江州被蒙古军占领。

        蓝玫瑰想整合力量就必须下狠手,自己的治下各州府县,必须保证同心同力,否则是不会集中力量的。徽州这样搞,其它州并不能。这是社会变革,不是一下能做到的。蓝玫瑰只是在经济、生活、习惯方面慢慢入手,在文化上点滴前进,行政上一步一步改革。掌握控制权力才能成功,并不是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就一定能成功。社会阻力并不在百姓身上,老百姓永远是弱势群体,改革的阻力全来至中产阶级、官僚和地主阶级,文人士大夫,这才是真正的阻力。

        这些州府都是从蒙古人手中刚刚夺回来的,原来的官员不是投降就是逃跑,全是新派来的官员,这些人有的是升迁,有的原来是闲职,为了领到实职,每个人都花了不少的钱,才领到这个差遣。

        大宋的地盘越来越少,官员却多如牛毛,吏部掌握的资历官员太多了,一个地方官调任,一百双眼睛盯着。陈宜中是左丞相,这些人能被派上职务,不是钱花到位,就是陈宜中一伙人的。对蓝玫瑰是什么人,怎么回事一清二楚。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官的没有笨蛋,蓝玫瑰怎么离开临安的,这些人也一清二楚,特别是蓝玫瑰抗旨打钦差,更是天下皆知。

        手握八万重兵,辖一路权力。公然殴打钦差,抗旨不尊,恐怕就差扯旗造反了。但是朝廷拿人家什么办法也没有,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也不愿意来这里任职。蓝玫瑰召见,没一个敢耽误的,都第一时间赶到徽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