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入山 (2 / 3)
承业公确实是担心香火问题,就元斌这条独苗,一有不测,就对不住列祖列宗了,以前承业公也不大情愿元斌去加入民团,只是元斌坚持要去,又想民团只是吓吓土匪、盘査过路的活儿,没多大危险,这才同意,现在真要和日本兵过招,怎不担心?日本兵的厉害,可是可想而知的,小日本有几个人,大半个中国都被它打下了,而且人家还在太平洋上打得美国人叫苦连天。
元斌最终是没有到民团报到。
现在,梅令队健全的老人们都不能说出当初是谁把日本人就要到来的消息传入梅令村的,
梅令村确实有人开始避难了,有投奔亲戚的、有投靠亲友的,各想办法,但更多的人是恃着村背有山,山高岭峻,并不太慌。事实上,梅令村人也量低日本兵,除了树祥公、春祺公、仲瑶公、茂伟公,还有大多人是出外读过书的,见过世面,知道日本国有多大,人有几个,就这几个人能有几个兵,就算加上东三省的伪军,占了这大半个中国了,正面战场又这么吃紧,还能空余出几个兵来对付地方?日本兵真能空余出几个兵来,也早又入广西了,不至在广东蹲了这久——退一步,就算日本兵能占了平南、占了丹竹、占了梅令村,又能腾出几个兵入山来搜?而且日本兵多伪军,对付地方主要是用伪军,日本兵入过广西、在广东又蹲了这多年,这点梅令村人是知道的,梅令村人自认天下桂军第一,但就是桂军,梅令村人也从未怕过,还怕什么伪军?——你伪军还不是中国人?能比桂军还强?就算是真的日本兵来,梅令村背后有这多大山,梅令村人也不信日本兵真能飞滕上天,日本兵真能飞滕上天,也不会在昆仑关被桂军、国军打得落花流水了。况且梅令村人相信,日本兵此来,必然是为了去哪儿打仗,不会是为了到梅令村搜山而来,梅令村人也见过太多的兵来匪到了。所以梅令村人只是加紧收粮藏物,准备着日本兵到来就避入山。
梅令村人这样的认识确实是史实,不相信日本兵的大炮能拉进山里、不相倍日本兵的坦克能开进山里、不相信日本兵的飞机能炸得平这多的山,梅令村背后的大山安慰着梅令村人,也鼓励着梅令村人,这种安慰和鼓励一直坚持到几年后**、**来,**、**来了,梅令村也还有人在这种安慰和鼓励下走入山里,以至吃了大亏,无关事物,在此不表。
恒才公是多雇人手将谷物搬运入赤马全村,梅令村人都佩服恒才公的高曕远瞩,自日本兵占了广州,这些年恒才公年年收租,都将绝大多数谷物运入赤马全村或藤县那边,恒才公早在赤马全村和藤县那边儿山里找好山洞存放粮食,在梅令的谷物并不多,要不然恒才公这么多谷物,此时不忙乱才怪。
恒才公将谷物搬入全村,就在全村住着,直到**来。
仲瑶公也关了在平南的律师所回来了。
秀英姑自有了永柏之约,就特别留心永柏所言的那棵苦叶树,每天都要到被毁坏了的张李桥头几趟,希望能看到苦叶树上的红布带,但让她失望的是,她什么都没有见到,现在,日本兵要来了,她知道不能跑了,她就安心地帮着父母收藏谷物,在屋后畲角竹根旁挖坑,将谷物以缸装着埋入地下。
因为那句“日在东即旺、在西即沉”的谶语,而且日本兵在广西的昆仑关确实吃过大亏,被国军在昆仑关打得大败而回,确实也应验了那句谶语,所以,许多人也认为日本兵是不敢再入广西的。日本兵占领广州这久了,五年多了,将近六年,都没有再来,也似乎说明着日本兵确实是不敢再入广西的了。
但日本兵确实又来了。相隔了近六年,日本兵又再入广西。有人说日本兵是忘记了在昆仑关的痛,或者是在昆仑关的养医好了,所以又来了。无论怎样,因为日本兵来了,一切似乎都停止了,外村的张姓人停止了再来梅令村的脚步,永柏和秀英姑也私奔不成了,有些事放下就放下了梅令村李姓人加立“俭德公墓”界碑的工作因台风停下了,接着是大忙就没有人再着紧那回事,或者已经有人把那回事忘了,现在日本兵又来了,更是没有人顾得理会那回事,那些石碑块就静静地躺在那儿,但一切又好象在加快进行着,抗日烽火迅速燃遍了平南的西江两岸,我们这本小说的故事,也转入到梅令村抗击日冦的光辉页面上。
梅令村各姓族老会议一致决定:一是各姓传谕族人,不能给日本兵充当汉奸、不能向日本兵出卖乡邻、不能为日本兵提供方便;二是民团更名为“梅令队抗日自卫队”,由茂伟公为总指挥,茂庆、茂池为正、副队长;三是考虑到日本兵不比太平军,也不比捻军,更不比大桂山上的土匪,连国军都打败给日本兵,梅令村人更不要硬来,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于是传喻梅令村户户穿墙,家家打洞,利于逃跑,也利于作战;四是自卫队决定在禾冲岭石蛤背设营。
石蛤背有一座荒废已久的小庙,原来供的是盘古爷,叫盘古庙。现在佛像也不见了,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毁了,有村民蛮横的,求神不灵,火了,就将神像也扔下了山涌。相传梅令村梁姓荣寿公,当年去三牛庙求仔,东求西求,家中婆娘生了八、九胎,就是生女,荣寿公恼羞终于成怒,去庙里扇了几巴菩萨,又骂了一通,警告菩萨婆娘下胎还是生女,就将神像捣了,哎,你还别说,婆娘转胎真生了个仔,荣寿公就慨叹说:“鬼怕恶人,不想神也怕恶人。”
自卫队将石蛤背废庙收拾收拾,就用作指挥所,又将指挥所的左房作为仓库,自卫队的武器弹药,除了最好的枪和一部分弹药发以队员员带了,一些老旧火铳和众多的弹药就保管在这间仓库里,锁匙交由茂荣保管。
许多人响应村族老会号召加入自卫队工作,特别是原来曾参加过民团的村民,更是自觉。茂伟公亲自指挥着一帮人在石蛤背安营扎寨;茂荣负责领着一帮人加紧制造土炮;永柏为枪队队长和青壮后生,由茂庆、茂池率领着,就在禾冲岭冲口修筑工事,随时准备抗击曰本兵,茂庆又给后生们打气:‘日在东即旺、在西即沉’,今日本人入广西,注定要败,前些年日本兵也曾入广西,在昆仑关就败给国军,现在日本人又来,必支撑不了几日。
了解广西历史的人都知道,广西民团起自太平天国时期,1930年后,经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黄黄旭初精心打造,民团更是广泛得到发展和壮大,可以说村村有民团,垌垌有组织,还有人为广西民团写有团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