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迈陂塘 问世间情为何物 (2 / 4)
月黑风高夜,狂沙弥漫,芦苇拂动,康王、李纲等颠沛逃亡者不过百十人,夺路奔至长江岸边,面前浩瀚之水茫茫无尽头。此时,远处金戈铁马晃动,马蹄声再次如催命的阎罗般响起,康王前望无去路,后望有追兵,他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天要亡我大宋?”
正在康王慨叹间,李纲隐约看到不远处的岸边停靠着渔船,想到身边所剩兵卒不多,很难再与追兵抗衡,唯有找到船只渡江才为上策。一行人向船只停泊处靠近,走近才发现,竟然有一艘过路商船停靠在此,打听得知此船货物已卸,只等天明离开。康王大喜,命人掏出银两,买下此船,他们匆匆上船,奔江心而去。
金兵追至河岸,强行登上附近打渔船只,四面追赶拦截康王。眼看追兵就要围住商船,漫天的惊雷乍起、暴雨瞬间倾盆,追兵所乘的打渔船只在风雨中似秋天的落叶般飘摇,不一会儿便纷纷倾覆,大船在他们的面前摇撸扬帆,渐行渐远。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无数的打渔小船沉没江中,江上恢复了平静。
月溪渐明,芦苇掩映着一艘小船,船上一袭白袍的道长洒然离开。往事随风,师父的重托依旧在他的心中:呼风能成雨、撒豆能成兵的道家奇术,都需顺天而行;若是逆天而为,雨滴只是上苍的垂泪、兵卒如同末世的殉葬。风云变幻但凭人力一搏,世事沧桑难脱天命运数……
康王等人坐船顺利跨越长江天堑,到达了应天府。他召集应天等地旧臣共议举国之事,公元1127年,康王在应天府登基,重建大宋王朝,史称“南宋”,康王号“宋高宗”。高宗即位,李纲为相,重整军务。
韩世忠与穆凌逍所率兵马虽是战无不胜,但西军距离汴梁山高水长,他们在数百里之外,即便插上翅膀赶去也难救汴梁之危。这日,探马来报:汴梁城已被金兵攻占,徽钦二帝被俘,部分金兵押送二帝得胜北去,其余金兵乘胜追击南逃的康王。康王虽有李纲保驾,但因势单力薄,节节败退,如今在应天一带等待援兵。
众将士商议汴梁大势已去,北部城池多已沦陷金国,久攻不易。只可掉头南下,守黄河天堑,力保康王。
路遇金兵关卡重重,韩世忠率兵马几经辗转,到达应天府,他去军务司签到,等待觐见新君。军务使是曾经抢去韩世忠活捉方腊功劳的辛兴宗,他得知韩世忠要面见高宗,便在高宗面前说尽蜚语谗言。高宗信他一面之词,认定韩世忠虽是勇猛,但不可重用,于是派韩世忠等人去均州城戍边。
韩世忠领命率兵前往均州,可怜他们屡建奇功却抵不过奸臣几句言语,未能见到新君,便被打发到偏远地带戍边。关山重重,将士们风餐露宿、星夜兼程。
行军路上,阳光耀目,天空飞过一只炫色鸟儿,队中有好事儿的官兵交头接耳,指着鸟儿评论一番穆凌逍勒马凝视,这只鸟儿羽毛艳丽,金色霓裳晃动出耀眼的光泽——像是阿椋。穆凌逍调转马头,循着飞鸟的踪迹,快马急奔。马儿追出去不远,群山便挡住了视线,飞鸟越过山梁,消失不见。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鸟儿搅动凌逍的思绪,他四下眺望,寻不到朝思暮想的那个身影,心中怅然若失。兵马的队尾已渐行渐远,山脚下独自黯然神伤的凌逍踟蹰不前……
南宋新建之初缺兵少将,金兵步步紧逼,经李纲举荐,张博远想到前朝仇恨已了,便跟随李纲辅佐新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