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墙春蕾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大墙春蕾 (1 / 2)
        大墙内,春风骀荡,杏花竞放,碧柳飘绦,百鸟嬉唱。如果不抬头看那两座岗楼和墙上那“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一行行分外刺眼的大字,你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置身于监狱之中。

        这是昆仑山下一所监狱,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犯罪忏悔之声”演讲会正在召开,一个个曾经心灵扭曲的少年犯,逐个对着话筒倾诉着震撼人心的血泪心声。其中,一名浓眉大眼,个子瘦高,已有三十出头的囚子,句句带泪,声声凝血,催人泪下。他,叫健康。

        弃婴

        时光追溯到1973年。

        那是一个秋雨凄凄的日子,羊城被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让南国的古邑过早渗透了凉意。临近落暮时分,昔日热闹的街市,已人迹稀稀。

        这时,一位身披棕衣头戴蓑笠的农妇,正皱着眉头往中山医院赶去。

        医院门口不远处的花圃旁,一只箩篓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走近箩篓,发现里面有什么东西在抖动,于是上前揭开箩篓上的蓑笠,一个正在垂死挣扎,啼哭不响的婴儿令她震惊,顿然心生恻隐,将弃婴抱起,加快脚步往医院内走去。

        此刻,她完全顾不上去看望病房中重病在身的儿子,而是守候在儿科急诊室门外,焦急不安地祈求上帝保佑一个弃婴能化险为夷。

        这是一位有慈悲心怀的农妇。

        1个小时后,弃婴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证明,弃婴的身体一切正常。她十分怜爱的将弃婴抱回家。

        在给弃婴洗澡更换襁褓时,一块白布绢上,用墨汁写的几行字分外刺眼。“上帝,好心人,求求您收养这可怜的孩子吧!孩子是1973年8月20日出生的,孩子他爸前段时间被红卫兵活活打死了,我也是个‘黑五类’,我不想把自己的耻辱传给孩子,孩子是无辜的,祝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安宁!拜谢恩人!”

        农妇端详着这份嘱托与哀求的绢书,双手颤抖,忐忑不安,左右为难。由于“特殊时期”浩劫,“黑五类”的丈夫为了躲避劫难,偷渡海外,已7年杳无音讯了,一个破碎的家,母子相依为命,8岁的儿子又体弱多病,一天三顿吃粥熬日,靠拾点破烂和清洁街道每月领取5元的工资维持生计。如此一个贫寒窘迫的家境,能收养这个无辜的孩子而连累他受苦吗?农妇前后考虑,左右思量着。但如果不收养这孩子,将他送给谁?这年代家家户户自身难保,谁会收养别人的弃婴?假如将他寄放街头,这不是将他往火坑或冰窖里扔吗?于良心不忍啊!最后,农妇咬了咬牙,痛下决心,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将这孩子拉扯大。于是,便以丈夫的姓氏,遵照孩子生母的遗嘱,“祝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安宁”给他取名叫健康。

        罪孽

        改革开放后的翌年夏天,一位风度翩翩的老板模样的男士寻访到农妇的寒舍,从此,上帝改变了农妇的家庭命运。他,就是农女的丈夫。

        一别十多年,农妇已人老花黄了,而丈夫却春风满面。他偷渡到新加坡后,筚路蓝褛,经过十年艰苦奋斗,终于事业有成,拥有上千万的资产,也已有家室。但是,对结发之妻的思念却总是占据心头,当他喜悉“**”被打倒了,祖国在搞改革开放,便归心似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