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守住季节的风口 (2 / 2)
镜头之二:1977年9月,胸挂大红花的B遵照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他在农村一呆就是两年。1979年回城,分到工厂工作。1980年12月,工作刚满一年的B从厂长手中接过一张鲜红的奖状:荣获1980年度青工技术能手奖。在土产公司上班的华芳专程赶到,她要向最亲爱的人道第一声祝贺。
1983年6月,华芳与B在双方父母授意下商定于7月1日举行婚礼。但谁能料到呢?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1日下午5点钟,刚下班回家的B正坐在客厅里,品着浓茶浏览当天的报纸。突然,邻居好友杨成脸上挂着血污闯了进来,气势汹汹地说:“我们的兄弟让‘鲸鱼’的人打了,还诈了我们三万块钱,快去报仇!”B沉默了一会,对杨说:“就我们两人!”这时,外院里众多邻居好友正高声催促:“B,还磨合什么,快走呀,去打它个落花流水!”于是,B和“朋友们”一窝蜂冲到了斗殴现场。一场规模空前的械斗升级了…….
这就是震惊内外的“6·21”特大流氓案。当时,械斗双方共80多人参加拼杀,市区交通阻塞长达三个多小时,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省、市高层领导立即批示,从重从严打击“6·21”特大案件。
1984年秋,已在监狱服刑一年的B押上了隆隆西驰的专列。带铁栅的车窗前,挤着一张张年轻的脸,惶惑、绝望、麻木、悔恨……各式各样的表情开始定格。车厢里,有嚎叫、有哭泣,也有咒骂和叹息,唯独没有应当属于年轻人的欢歌和笑语。夜幕和车厢里微暗的灯光,融合成雾蒙蒙的一片,只见一个身材魁梧,却极力把脖颈瑟缩在衣领中的男子,整个身子缩成一团,不知是为了抵卸深秋的夜寒,还是为了避人注意。
……夜漫漫,路漫漫,追溯过去,不堪回首。为什么同在一个太阳下,同时出生在一个时代,同样有个金色的童年,同时来到人生的岔路口,千千万万个同龄人为祖国建功立业,而我却由一个革命家庭出身的青年沦为时代的罪人?——我们似乎听到了B的自白。
对于绝大多数罪犯来说,昆仑山是个神秘莫测的遥远西域。搜肠刮肚得来的几个概念被演绎成这样的逻辑:戈壁、大漠——野蛮、残暴——塞外、地狱。蛊惑人心的流言笼罩着每一个罪犯。“嘉峪关!”不知谁悄然喊了一声。罪犯们不约而同把目光伸向窗外。果然雄关巍峨,几个略懂诗文的罪犯喃喃自语:“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再往西就是塞外了,山高云低,前景难卜,不寒而栗。
“不懂法,不守法和江湖义气,使我滑向了犯罪的深渊,我悔恨呀!”入狱后,管教干部第一次找他谈话,B坦白了自己的想法,“刑期太长,还有希望吗?我真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迷惘、彷徨、悲观、绝望,一齐袭上了他的心头……
正当他又一次徘徊在十字路口,管理民警向他伸出了挽救的双手,给他送来了温暖。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规劝,一回回推心置腹的交谈,连同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春雨润物似甘霖滴禾,希望之光在他心中慢慢亮丽起来。
正在此时,他收到了华芳写来的第一封信。经B同意,摘录如下:
……你在信中请我理解和不要生气,怎么会生气?我理解你B,以后不要这么想。上次咱俩见面,你难过地提到,我们相识这么多年,你给我带来的只是痛苦,而歉(欠)我太多。B,希望你不要再为这些感到内疚,现在如能刻苦学习,积极劳动就等于还我一切了……
想念的B,我仅仅是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在我坎坷人生路途中有过欢笑、幸福也有忧愁、痛苦,无论是笑、是哭,我很少求过别人,要求别人怎么去做,今天我求你拿出在社会上、学校里、单位上那股干劲去好好工作。请记住,语言只是花朵,行动才是果实。……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虽然语言朴实,但真挚感人。她用坚贞不渝的爱去温暖一颗受伤的心,去慰藉一颗枯萎的灵魂。
古言道:“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这里早已把嘉峪关抛在身后几千里。大漠上星星点点的高墙下,新的“大漠人”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劳动生涯。他们在大漠上筑路、建桥、引水、开荒,用汗水冲刷着带罪的身心。他们中有的被评为劳积,有的立功,有的减刑,有的假释,一只只载着喜讯的鸿雁,飞到了望穿秋水的亲人手中。B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用积极的改造,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2年来,他的刑期越变越短。1986年12月由死缓减为**18年;1987年3月评为监狱局首届劳积分子代表,减刑半年;1988年检举犯人写反动标语减刑9个月;1990年揭发罪犯工地脱逃,减刑一年;1991年在棉花场救火,减刑两年;1992年底年终评审减刑一年;1994年评为省级劳积分子,减刑11个月。余刑一年一个月。
这是一道脚踏实地的改造历程,也是“十年如一日”的赎罪心历。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一个新人在怎样地成长,一个曾经疯狂的灵魂在得到怎样的矫治。
1996年4月4日,乍暖还寒。56岁的原任李监区长,身患半身不遂之症,不慎掉人两米多米的“涝坝(水塘)”中。B听到呼救声,立即奋不顾身地跳入涝坝中,向李奋力游去。在民警和其它服刑人员的协助下,李获救。B却被冻僵了。
1996年9月15日,B气喘吁吁跑到监区值班室,要求给派出所报警。原来,刑释人员新全从家乡拐骗了一名15岁的少女君艳,特地带到曾服刑的监区向难友炫耀,谎称女友22岁。B发现代的相貌同年龄严重不符,当机立即赶回监区报告。监区领导得知消息后,迅速报告派出所,并组织人员追捕新全。新事败后张皇窜逃,君艳获救。君艳获救的消息传到老家,引起当地群众强烈反响。君艳父母给三监区寄来锦旗和感谢信。信中说,你们民警不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党和人民的坚强柱石……信中没有提及B。如果君艳父母和当地群众得知是一名囚犯救了他们的女儿,会怎么想呢?@Ya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