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解密(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解密(二) (2 / 3)
        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最新研制体积为立方毫米等级的微型计算机可作为人体监控器

        科学家计划将装配数千个“智能灰尘”的仪器放置在建筑物中,能够提供该环境的持续性变化。那时,杜塔研究小组建立了首个模型,称为“密歇根袖珍微粒”,装置体积只有立方毫米等级大小,装配着传感器能够监控温度或者移动状况,通过无线电波发送数据信息。

        似乎很厉害,但植入时会有很多硬性的要求,比如充分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可这尸体中的人不可能在毫无反抗的环境下被植入。

        有几种可能,也许早就已经串供,但不至于自杀,毕竟间谍也当了,就没有必要相继自杀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身边的人进行植入,这一点有很大的嫌疑。

        那么,又是如何控制这些微型计算机得到情报呢?大刘在大学里和传感器系统实验室负责人乔休尔史密斯讨论过这件事,他说:“用智能灰尘覆盖世界将是非常壮观的,现实中研究人员发现大量的传感器系统充满了废弃电池和无效的传感器节点。”

        这种微型计算机像显微镜下的罗宾逊一样,它们能够依靠清理周围环境的能量为食,光源附近的智能灰尘可以利用一个微型太阳能电池充电,当它接触极限温度时,能够将热量差转变为电能。这样一来,能源就会源源不断的充入微型监视器中,也就实现了不终端传输信息。

        大刘曾经在大学里指出,也是他几年来研究的课题,“密歇根袖珍微粒”可用于监控每个人的细微变化,当这种微型计算机植入你的身体之中,还可以在物理环境中运行谷歌搜索。需要寻找钥匙时,装配微型计算机的系统便会发现钥匙的位置泄露钥匙机密。智能灰尘计算机还能成为有效的医学植入器,放置在人体内可监控患者的生命特征,可利可弊,主要看放置人出于什么目的。

        其实大刘一直在介绍的这项技术,将微型化感测装置做成胶囊置入人体中早已不是幻想了,极限跳伞利用这项技术来监控生理数据外,目前澳政府消防员都进行生理感测胶囊实验,目的是为了要监控这些救火英雄在极端环境下的体温与各项生命征象,在超过人体极限以前能实时从火线拉回,以减少救灾人员的伤亡。

        服用后可传输各项生命征象如体温、心跳与呼吸频率等参数至胸前的接受器,再传递至计算机上。

        科学家未来将进一步把范围拉到摄氏600度之谱。这项被动式的保护技术未来能配合主动式的电场防护。

        林峰来回踱步,“人体监视器,那其他尸体身上并没有发现,只有一个人,看来是我们的检查太表面,没悉知切入,亦或者是,只有这位科学家死于这个原因。”

        “你说的很对,林峰,这两点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

        “还有其他在解剖过程中的发现吗?”林峰继续问着。

        “死者有血管疾病,全身上下所有动脉没有一条是好的。情况为什么会这么糟糕呢?我估计可能是饮食习惯或是遗传造成的,长期吸烟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而且在过去的10年中,他接受过一次心脏病手术、两次腹部主动脉瘤修补手术、四次血管绕道手术,还有几次动脉气球扩张术。”大刘说着自己的专业判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