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4:北辽生变 (2 / 3)
完颜宗翰看着长子的目光倏忽一下变得阴沉起来,半晌才道:“非是我们有可趁之机,而是我金国本就神勇,吾儿可知?”
长子愣了一下,旋即笑道:“父亲教诲,儿子铭记在心。”
至于北辽的这一桩突如其来的变故,很快孟舟也有所耳闻。
他在前一日的对战中以临渊剑几乎取了敌方首将的性命,虽然对方最后被活着救了回去,但是以孟舟对自己击剑准头的观测,这人要是最后能活下来,才是老天发了善心。
再加上大军对战金兵时虽未大获全胜,却也不曾损兵折将太多,孟舟连着一两日的心情都很好,就算是随军的大夫来给自己腰上的一处刀伤上药,疼得他直皱眉头,他的好心情也没折损半点儿。
直到褚英捧了一封战报进来,见他不欲多看,主动给他念过了上面的内容,孟舟才将本来轻快的心情略略一收,换了一副沉思的表情:“德兴太后身边的婢女反水,将她出宫祈福的行程泄露出去,被本来就不愿太后当政的辅政大臣李处温给算计了?”
——事情还要从顾衍向北辽朝中索要钱粮开始说起。
顾衍替北辽镇守边防,金兵来战时自然要全力迎战,但是民间百姓尚且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打仗一是要兵力,二是要钱粮。
北辽朝中接到了顾衍的来报后,很快就争执不休,为此,以德兴太后萧普贤为首的保皇一派,与以辅政大臣李处温为首的中庸一派争论了将近一日,围绕着“该不该给”“给多少”的问题,几乎斗成了乌眼鸡。
最后还是一个如花少女,德兴太后亲封的辅国公主出面,三言两语,叫停了这场争论,同时几方势力也最终汇做一股——大宋襄助北辽良多,钱粮该给多少,便给多少。
至少不能让北辽方面做出了什么亏损良心的事,以后让大宋抓住了辫子,再秋后算账,就更不好办了。
然而这样的妥协只是暂时的。
萧普贤的堂兄萧承德在这样的胜利面前自然不会沾沾自喜,毕竟边关一线还有无数百姓与将士死战护国,因而他又在不久后提议,上京城中的勋贵之家,能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给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不日将到京城的百姓提供一方安栖之地,一口热腾饭菜。
这本是寻常事,奈何上京城中的勋贵养尊处优太久,早就忘了自家的先祖是如何起的家,发的迹,一个个叫苦不迭,对萧承德的提议横眉冷对,几乎不愿出半分力。
还是那位叫耶律南音的辅国公主出面,从无极宫中出来,乘一顶毫不起眼的灰布小轿,走东街往西家,也不知道都与这些勋贵说了什么,十家里竟有两三家被她说动的,主动在城中开设粥棚施粥,有几个有良心的,甚至还为难民建造了简易的房舍,好让他们遮风挡雨。
不患寡而患不均,古来便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