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回首 (1 / 2)
此刻,对同样率部辗转周旋于野人山的远征军副总司令和第五军军长的杜聿明而言,这是他20年来的戎马生涯里,再也没有比现在的心情更加复杂和凄凉的时候了。当然,数年后他引全国精兵数十万被兵员、装备都不及己的中野在淮海大战中击败被俘除外。
全身乏力,时而冷的盖上几床军被仍然上下牙打架,时而大汗淋漓甚至恨不得将皮肉都扒下来才好。无助地躺在担架上,杜聿明听凭部下们抬着自己,艰难地跋涉在蜿蜒曲折的胡康山谷之中,努力想闯出一条回国之路。
受病痛的折磨,早已被饥饿和病菌掏空了身体的杜聿明再次陷入昏迷。也因此他沉入到错落的时空里,忽而回到从前,回到一九四一年春他奉命应英国佬邀请到印缅马考察军事的往事,回到引军入缅与史迪威、亚历山大等的恩恩怨怨,回到执意率部踏入野人山的种种磨难和自责之中。
一九四一年一月,应英政府驻重庆武官丹尼斯少将邀请,杜聿明、侯腾、冯衍、唐保黄、刘方矩等陆军代表,空军代表王赞,海军代表周应聪,秘书刘耀汉,外交官郑康祺等在团长商震,副团长林蔚的率领下,组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对缅甸、印度和马来西亚进行为期3个月军事考察,编写成30余万字的《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
英国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曾因其辽阔的殖民地面积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向来自视甚高。随着执行绥靖政策姑息纳粹德国吞并了欧洲一系列小国,并打垮了它的老伙伴法国之后,不得不狼狈地于一九四零年的六月四日,倾尽国力组织拜溃败的英法联军,实施了举世闻名的“敦克尔顿大撤退”。
然而西方欧洲地区的失败并未让英国政府接受教训,反而继续采取其惯用的两面三刀手法敷衍日本,妄想保全英政府在远东殖民地的大后方,于同年7月与日本签订协议,封锁我滇缅国际公路3个月。
由于日本籍此看破了英国的弱点,悍然于两个月后入侵越南,并和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直接威胁到英国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等殖民地,加之中国军民在国内战场的奋起抗争,使其不得不改换嘴脸,开始酝酿中英军事同盟。
尽管早在一九四一年夏季中方就正式提出了中英缅共同防御的计划,但绝大部分的英国佬仍然坚持他错误的老一套,再三强调要求中国只准在中老(老挝)、老缅边境布防,防备日军截断滇缅国际交通线,而不允许中国派兵入缅协同作战,气得杜聿明数次拍了桌子,大骂英国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等到一九四二年三月二日,英军总司令韦维尔拜访蒋介石之后,他杜聿明是又愤怒又高兴。愤怒的是,英军直到此时火都快烧到屁股了,仍既没有制定作战计划,也没有成立统帅部的打算。
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两个国家的军队协同作战,没有人协调,也不统一进行指挥,这样的战争能胜利吗?而韦维尔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来说,既不知己更别提知彼了,根本不信日军会在3月10号之前会对缅甸采取行动,甚至认为留日的蒋介石断定日军会在10日前夺取缅甸首都仰光的观点是无稽之谈(3月10号是日本陆军节)。果不其然,日本人3月8日就拿下了仰光,并长驱直入直奔北缅甸重镇同古而来。
得知形势果如自己判断的一样,杜聿明大为高兴,他知道,入缅作战的事有戏了。
果不其然。一九四二年三月三日,任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的约瑟夫沃伦史迪威中将到达重庆正式上任。
一九四二年三月五日,英国派成功指挥敦克尔顿大撤退的哈罗德亚历山大就任缅甸军总司令。
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二日,蒋介石下令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部,任命卫立煌上将为司令长官,他堂堂的中将杜聿明,则为副司令官兼第五军军长。
被宣布任职的当晚,迫不及待的杜聿明就登门拜访了史迪威,两人就今后的合作进行了初步的谈话。
三月十四日夜,杜聿明再次驱车赶到梅苗的红楼(史迪威的官邸)就日后作战预案进行了讨论,双方很多想法都不谋而合,这让此次会谈的气氛变得十分融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