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轻炮
介绍完了轻重机枪,高大炮端起面前的茶碗“咕嘟咕嘟”一饮而尽。稍微喘了口气,这才带领几名士兵把讲台的马克沁搬了下去,从熟练的将附近的一门迫击炮拆卸成零件,架上讲台,再飞快的组装到一起。
拍了拍轻巧的炮身,扭起袖子擦了擦炮身上的灰尘,高大炮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各位长官、弟兄们,说起来咱们军队里装备的枪械那是五花八门,从大清末年到现在,有购买外国的也有咱们自己仿造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捷克式步枪、‘花机关’冲锋枪、马克西姆重机枪到现在咱们手里的中正式,司登、二四式重机枪,零零碎碎下来差不多有个一百来种上下。兄弟见识少,也不可能像陆军学堂里的先生给大家掰持个子鼠寅卯,只能是把兄弟从军以来玩过的几种跟大伙说道说道,还请大伙多多包涵。下面大炮就把几种平时咱们经常见到的几种轻型火炮介绍给各位,还请大家耐着性子听俺老高啰嗦几句。”
说着拍了拍手上的灰,高大炮指着眼前的迫击炮介绍起来:“这迫击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射角很大的火炮,射角可达45到85,一般由炮身、炮架、座板、瞄准具四大件组成。迫击炮的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迫击炮弹推出炮口。炮弹飞出炮管以后,做抛物线运动,由引信引爆迫击炮弹里面的炸药,造成大量的弹片和高压,以杀伤爆炸点周边的敌人。这种炮以座板直接承受后座力,发射的炮弹是带尾翼的,用来提高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增加精度和射程。因为大部分迫击炮都是用于近距离的火力支援,由此得名‘迫击’,也就是迫近炮击的意思。
民国二十年也就是1931年以前,咱们国家先后有辽宁迫击炮厂、汉阳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山东兵工厂和重庆武器修理所等单位生产的从45mm到150mm等10余种口径的轻重迫击炮。
1922年,奉系张作霖的奉天迫击炮厂率先仿制出咱们国家最早的辽11年式80mm和150mm迫击炮;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日式75mm迫击炮;1925年又仿制成功英式83mm迫击炮。1927年,上海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75mm迫击炮。
从1924年到1927年,上海兵工厂和山东兵工厂分别生产过60mm、82mm、84mm迫击炮。1928~1929年,上海兵工厂生产过45mm口径的迫击炮。1929年,四川达县兵工厂也都在生产这种老式迫击炮。
从民国二十年开始,咱们国家抗战期间两大迫击炮之一的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由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mm迫击炮,从奥地利购买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82mm迫击炮的基础上,改制成功82mm迫击炮,定名为民国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那大家就奇怪了,明明法国的迫击炮是81mm,为啥咱们仿造的迫击炮却是82mm!
为啥呢?这就得提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入侵咱东三省的小日本了,他们用的迫击炮是81mm口径。上峰经过考虑,怕日后开战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所以咱们的跟他们的不一样。
那又有人问了,我们为什么不用小一号的炮弹呢?那是因为我们采用80mm的口径,而日军呢是81mm,相差其实不到1mm。咱们的炮弹被缴获以后,小鬼子还是可以使用,因为81mm炮弹是能装入82mm炮管的。同一个道理,如果咱们缴获了鬼子的81mm迫击炮弹,是勉强可以用于82mm迫击炮的。可咱们的炮口径采用82mm以后,小鬼子的81mm迫击炮是无论如何装不进去的。
当然,你要硬是要用也不是不可以,那得用专门的工具将82mm炮弹的弹体整个打磨一遍,这个就得花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平时闲着无聊,由工人慢慢打磨自然没问题,要是在战场上,指望没有专业工具的士兵来现打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啰嗦了不少闲话,咱们书归正传。咱们军队的炮少,像团一级基本没装备大型的,得到师一级才设有专门的重炮连,装备75mm的山炮、野炮和105mm口径的榴弹炮。一般能有几门迫击炮开几炮就算烧了高香了。
前面提到了,咱们军队里基本就装备的就是这两种迫击炮,一个是刚才说到的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这是咱们抗战中唯一能全面压倒日军的武器;另一个是才新出不久的三十一年式60mm迫击炮。两种炮的区别在于二十年式算是中型迫击炮,一般归营长指挥,一个炮连装备6门,平均还不够一个连一门;三十一年式算轻型迫击炮,一个连就可以装备2门,而且携带方便。听说还在生产三十一年式120mm重型迫击炮,只装备到团一级,眼下还没见到,不好说。
咱们先说说这个二十式82mm迫击炮。这炮是参照法国的斯托克-布兰德81mm迫击炮仿造的。可以分解为身管、两脚架和座钣三部分,由3名步兵背负携行或用马驮运。炮身管长1326mm,两脚架由几根钢条组成“条笼形”,两脚架上带有高低机、方向机、缓冲机和用于与身管连接的托架和炮箍,其高低射界为45~85,方向射界为60,全质量一百三十八斤,可使用杀伤榴弹、黄磷发烟弹和照明弹,炮弹为水滴状。所配用的杀伤榴弹质量七斤六两,除基本发射药外还可加装8个附加发射药包,最大射程2850m,最小射程100m,爆炸之后可杀伤半径26m内的立姿步兵或半径15m内的卧姿步兵。所配用的杀伤榴弹在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一九三五年前使用的引信有瞬发引信和延时引信两种,一九三五年后改用瞬发延时两用引信。这种迫击炮刚开始用的是金属机械瞄具,从一九四零年以后开始配用第二十二兵工厂、第五十三兵工厂仿制生产的澳式迫击炮瞄准镜、法式布兰德式迫击炮瞄准镜和美式迫击炮瞄准镜。
三十一年式60mm迫击炮,恐怕在座的兄弟知道的不多,因为这个炮的样炮才出来。兄弟也只知道是仿制法国的布朗德式60轻型迫击炮,炮管略短,炮弹比人家的重,炮身用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以减轻重量。瞄准镜也是使用82mm迫击炮的替代。炮全长677mm,身管全长601mm,全炮质量三十八斤,炮身质量十斤,炮架质量十八斤,座板质量十斤,最大射程1444m,最大初速148ms,最大射速18~30发分,方向射界11,高低射界45~70。配用民国31年式杀伤榴弹,炮弹全弹重两斤七两到三斤一两,全弹长228~235mm,8片或10片尾翼,弹片杀伤半径15m,装药量二两。
除此之外,地方军里其还装备有晋造240mm超重型迫击炮、三十年代式120mm迫击炮和150mm重型迫击炮。由于这些炮的数量稀少、装备局限区域不说,而且抗战打了四年多,也大多也早已遗失或者损坏。咱们就不专门介绍了。”
最后,高大炮拿起一具掷弹筒来给大家看:“小日本看不上迫击炮,也没有正式的这种武器。倒是普遍装备了个道理和操作模式都差不多的玩意儿,大炮一定要跟大家讲个明白。啥东西呢?就是兄弟手上拿的这个,叫‘掷弹筒’。说白了,就是门超轻型的迫击炮。
鬼子的掷弹筒主要有两种型号:‘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还有一种‘百式’掷弹器,是装在步枪上,大莫方式跟枪榴弹差不多,咱们就不说它了。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口径50毫米,全长525mm,其中发射筒长241mm,全重四到六斤,射程190m。外形跟轻迫击炮有点接近,但结构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主要由发射筒、支杆和驻钣三部分组成。射筒采用滑膛式,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调节火药燃气逸出量的装置,通过改变膛压来调节弹丸射程,可以发射手榴弹。狭槽左侧刻有数字,是调节射程时所用的表尺。驻钣相当于迫击炮的底盘。使用时抵在地面上,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力,形状为底部带有凹面的瓦片形,就算抵在构筑工事的圆木上也不会滑动。
还有一种就是我手上这种‘八九式掷弹筒’,是小鬼子使用最多、最广的掷弹筒。咱们在战场上的很多轻重机枪火力点和散兵工事都是被这家伙破坏的,死伤在它手上的弟兄可不老少。‘八九式’全长610mm,发射筒长度254mm,射程700m,膛压和后坐力也有所增加,因此筒身随之加厚,增大了驻钣面积,全重增至九斤半。跟‘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区别在于‘八九式’掷弹筒刻上了膛线,并有专门的‘八九式’掷弹筒弹可使用,因此在射程以及稳定度上有所提升。据说性能接近或超过苏联、德国、比利时等国装备的同口径50毫米迫击炮。
掷弹筒的优点就是轻便、机动性好,可以由单兵使用,由行军转入射击状态的准备工作也比迫击炮简便。缺点是发射和调节射程的操作要比迫击炮繁琐得多,战斗射速也不及迫击炮,而且掌握发射角度只能靠手扶控制,拉动击发机的瞬间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筒身稳定,所以精度上也逊于迫击炮。
啰嗦了这么半天,大炮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在座的各位了,有不到之处还请弟兄们多多海涵。”说完,高大炮面对全体军官敬了个军礼,向柴拯国示意了下,这才昂首走下讲台。
柴拯国站起身,巡视了一下已经有些疲倦的的军官们,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宣布道:“弟兄们,上午教导连的几位兄弟给大伙介绍了目前咱们和日军的武器装备情况,介绍的很详细,希望大家都能用心记下。下午咱们全体到训练场上实打实的过过招,好好掌握下这些武器的具体用法。
有些人可能对马连长他们不以为然,对团里组织的这次培训不以为然,认为是耽误工夫。或者自己学了几手绝活,不比几位教官差,那正好吗,是驴子是马咱们训练场上见真章。还是那句话,真要有本事,老子绝不会委屈了你。现在下课,准备开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