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何林山的选择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何林山的选择 (1 / 2)
        在村子里面的宗祠里,大家群聚一堂。祠堂外面很多村民探头头脑的望向里面,这么多衣着光鲜的人来到这个村庄,这种事情不多见。

        周图是个老实人,弯弯绕绕不多,直接开口说“何林山先生,我们来不是想着税收什么,这个将来再说,最起码得这里富起来,虽说这里温饱应该没问题,但儒家也好、学院也好,都是希望国强民富,我们不是来涸泽而渔。”这么轻易就把底限透露,真是的,好歹让我问问能不能收点保护费呀。

        何林山眉头轻蹙“那你们这次过来,所为何事?”

        秦悍说“太行山北这么多村庄,就你们这里算是衣食无忧,我们总得考察下,这里有什么经验,在其他村子推广起来。我们是外来人,虽然有些想法,但究竟有没有符合这里的条件,谁都不清楚。”

        何林山这个时候有点反应过来,不说其他,他一直希望能有更多的村庄能摆脱马匪,然后慢慢恢复生产,这一次伊朵镇在清剿马匪上的确卓有成效,也听说了伊朵镇那边救急的粮食开始运进太行山。来的人很多都是学者,目前来看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做点事情的。

        何林山斟酌一会,“我看着你们这么多卫兵来,以为伊朵清剿马匪后,开始找这里安稳一点的村庄税收,补足一点自己的收入,是先入为主的。既然这样,我也就把这里的一些大概情况说一下,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能还太行山北一个冉冉乾坤。”

        何林山带着大家到周边村庄走了一圈,整体来说,这里也就是解决吃喝的问题,在其他方面仍然非常窘困,而且这里壮年人口在收获的季节还得做好防御工作,在我们没有进入太行山前,也是举步维艰。

        就种植来说,粮食的选择倒不出大家的预料,以小麦为主,辅以花生,毕竟小麦耐旱耐寒。何林山长期在这里生活,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在春秋下种这些方面时机选择比较恰当,而且尽量利用山中的小溪,节省水源灌溉。

        整个过程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点金之法,就是根据长期的经验,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把很多东西发挥到了极致。

        这对于伊朵镇的学者是个巨大的冲击,伊朵镇发展虽说缺钱,但真正缺的是伊朵本身的资金和调配,真正到他们研究和实施的层面,伊朵镇还是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只是砍掉一些过于费钱的项目。项目只要通过审批,伊朵都会尽全力去满足。

        这个时候很多学院派和儒家的年轻一辈看向我和玲儿的眼光明显不一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没有对比又拿来幸福。

        所有伊朵学者也对何林山更是理解,他的确有其自傲的资本,这里给予他的条件非常少,他能发展成这样,已经殊为难得,他甚至开发出一小片棉花来,衣服做出来样式一般,好歹能让小孩子和老人保暖。

        何林山也许对儒家思想不接不透彻,但在保境安民上做到比任何人都纯粹,很多人逛完这圈都过去给他重新见礼,这里无关身份,只为他的行为、他的付出。

        何林山眼圈有点红,这是一种惺惺相惜的认同。这段时间他和伊朵镇的人接触越深,越能感觉这班人的确是准备来干事情的,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