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 选择与机会(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hapter 10 选择与机会(四) (1 / 3)
        林滋自打入住了《敦煌王妃》剧组,简直就是连轴转的感觉。第一天,她先拍了无数张360°定妆照,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做特效准备的。那种多人的大场面已经不可能重新拍摄,这就要靠后期特效组将动态的林滋版大宁国公主“完美”地放到画面里去。同时,已经放出去的片花将原来有喻玉镜头的部分全部剪掉,替换了其他版本。她需要立刻拍出几组不同的片段用于对外宣传。

        喻玉的车祸事件越炒越热,一时间高居各大络话题榜榜首。作为闲暇时的调剂、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名人气女星的陨落无疑是个非常好的题材。就算并不清楚这具体的经过,总看过几部人家主演的戏,自然也就有了发言权,相互感慨唏嘘了一番,又快回到自己周而复始的生活当中去了。

        《敦煌》剧组是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剧组之一。正如程老板预料的那样,《风尘三侠传奇》剧组只短暂地停播了几天,重新剪辑了一下之后又正常播放了。而且络上还保留了完整版的电视剧视频——越是不让看的,越有好奇心,秉着这样的心理,络上《风尘三侠》的点击率一路攀升,评论也越加丰富起来。算是个因祸得福吧。

        林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苦读剧本。每天她都被安排了八个时的拍摄任务,不得不下苦功夫背台词。导演也觉得有点太难为人了,劝道:“万一累了就一声,千万别熬垮了身体。”

        林滋倒是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她全心全意地沉浸在角色里,每天跟简欣对词、排练、拍戏,仿佛又回到了一起参加海选的日里,再也不用去想那些前段时间的各种烦恼。

        因为刚拍完《大唐的盛衰之间》,林滋对唐代妆容还觉得很是亲切熟悉。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只是一味地模仿喻玉的表演,她跟化妆师商量,改变了大宁国公主原有的造型。喻玉那版的大宁国公主,为了体现出角色的骄横任性,采用的是那种飞扬跋扈的妆容:具有现代感的一字眉、大红唇和妖娆的眼妆。而林滋从玉真公主身上得到的灵感,建议改用雍容华贵的妆容:唐代仕女流行的青黛眉、古典的桃花妆、惊鸿髻等等,化妆师依言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更适合林滋版的大宁国公主。她上了妆之后简直判若两人,铜镜里的人黛眉弯弯、眼角眉梢都带着皇室公主的贵气,真正是粉面含春威不露。林滋对着梳妆镜左右端详了一番,倒是很满意,只声嘀咕了一句:

        “可惜看着有点老气。”

        简欣正在旁边梳着俏皮的螺髻,听了笑道:“知足吧,你在剧本里可是我的姐姐,已经结了两次婚了。”

        林滋笑道:“好好,委屈你做我妹妹了。”

        大宁国公主,也被称为萧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正史里关于她的记录并不多,整个和亲的经过,也只有寥寥数语。她奉旨和亲时,肃宗亲自送她出嫁,对她心存愧疚,流下了眼泪。宁国公主安慰父亲,哭着道:“国方多事,死不恨。(国家正是多灾多难的时候,我会尽自己的使命,死在塞外也不会怨恨。)”随后,由册封使汉中郡王李瑀率队送亲,嫁给了英武威远毗伽可汗。

        刚一见面时,回纥可汗本想给大唐来个下马威,让册封使向自己行礼。汉中郡王李瑀很有傲骨,道:“大唐天顾念可汗有功,以爱女结好。以往,中原王朝与四方藩属联姻,多是以宗室女妻之。如今的宁国公主,乃是天的亲生女儿,有德有貌,不远万里前来下嫁。可汗即是唐皇的女婿,应当以礼相见,哪有坐着接受册封的道理?”可汗听了觉得有些惭愧,拜受了大唐的诏书,并立宁国公主为可敦(王后)。

        婚后没过一年,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就死了,其长叶护太也在这之前被杀,回纥自身也动荡起来。宁国公主在可汗死后被一些回纥贵族逼着殉葬,公主顶住了压力,道:“依我中国法,丈夫死了,应早晚哭丧,守丧三年乃止。你们向大唐求婚,为的是学习中原的礼仪,若为了遵循回纥之礼,何必万里去求亲?我不会殉葬的!”为了明志自保,宁国公主刺伤了自己的花容月貌,算是对回纥风俗的妥协。不久,宁国公主得以回国,改封萧国公主。她的陪嫁荣王之女留下来继续履行和亲的使命,人称“少宁国”,即宁国公主,嫁给了下一任的英义可汗,被封为可敦,生了两个儿。

        电视剧为了情节更加流畅,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加了很多细节补充。比如,出嫁之前的宁国公主虽然孀居,但在宗室、贵族之中很有影响力,也对朝政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经历过安史之乱时的动荡局势,很有胆识智谋,一直为父兄的平叛之举出谋划策。她本人反对利用回纥的军队来对抗叛军,怕会引狼入室,导致更大的危机。她对回纥一直抱有警惕之心,甚至一开始并不接纳嫁给了敦煌王的毗伽公主,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介胡女(毗伽公主是回纥可敦的妹妹,确实不是真的公主),不配称为敦煌王妃。所以,宁国公主一开始是属于保守派倾向的守旧角色,且处处与主角敦煌王妃作对的反面角色。

        但随着剧情展开,宁国公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她被选中和亲时,一开始是不情愿的,但为了家国大义,也担心回纥的反叛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所以最终同意嫁给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她亲自挑选了自己陪嫁的滕妾,包括荣王之女(即宁国公主)、名将仆固怀恩之女(即后来的光亲可敦)都成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在后来回纥政变时,为了维护唐回联盟做出了贡献。她在和亲的路上也始终保持大唐公主的风范,恩威并施,收获了不少塞外部落对大唐的倾慕和忠心。她美貌且高傲,年迈的英武可汗对她十分宠爱。她也利用这种宠爱,让可汗为她修建行宫“博尔巴任”,为的是消耗回纥的劳动力和金钱,以免他们骚扰中原。可惜行宫尚未建好,英武可汗就去世了。

        她也知道可汗年迈,随时可能撒手人寰。于是让自己的陪嫁去接近可汗的两个儿。太叶护曾带军与唐军一起平乱,本就对荣王郡主(宁国)十分倾心,在她的鼓励下,两人短暂地结合在了一起。但随后叶护被杀,荣王郡主伤心欲绝。她又安排了另一名贵族之女仆固氏嫁给了可汗的儿,这一举措保证了她和其他陪嫁人员在后来的回纥政变时得以全身而退。仆固氏后来成了回纥英义可汗的可敦,她的妹妹也被大唐封为了崇徽公主,嫁来了回纥,继续履行了唐回和亲的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