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日出东方(四) (1 / 2) 
        不知为什么,听着燕昭的话,淳雅心中有些泛疼,不由便换了一个话题“燕昭哥哥这画,算是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属于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青绿山水至明代形成了一个发展高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传统题材得到了长足发展。
        华夏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清代张庚曾言:“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
        一般来说,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绿和意笔青绿之分。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而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文蕴隽秀。
        后者在明末出现,以蓝瑛的没骨重彩山水为代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近现代张大千、刘海粟等创立的青绿泼彩山水。没骨重彩长于艳丽缤纷,青绿泼彩长于热烈酣畅。当代画坛,在工笔山水领域也涌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画家。
        青绿山水作为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眼里的丘壑林泉!
        民国时期许多画家在制定润格时,往往将青绿山水定的很高,以近现代画家程佩秋画为例,山水、花鸟、人物及仿明清各家名迹每平尺50银元,双钩花鸟、青绿山水及仿宋各家名迹加倍,另加笔墨费二成。
        其他名家如吴湖帆、胡佩衡、王季迁等画家青绿山水也是加倍,至于金碧山水一般在青绿的基础上再加倍。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材料昂贵,绘画难度大;另一方面是青绿山水历来在市面上,很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一般比其它作品要高得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夏国内艺术拍卖兴起后,古今名家青绿山水作品的风潮不减,受到一众买家、收藏家、以及书画爱好者的欢迎。
        例如零二年及零五年分别在广东保利拍卖会和沪市东方国际拍卖会上,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青绿山水》受热捧,以一千三百七十五万元拍出。张大家四七年用小青绿绘就的《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也受到各路收藏家的追捧,最后以两百五十五两千元的价格成功拍卖。而后不过时隔短短三年时间,同一间作品,在京都中贸圣嘉拍卖会上亮相,最后成交价格竟然高达八百八十万元,价格直接翻了三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零五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海派名家谢稚柳的精心制作《青绿山水通景八屏》亦是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尺幅约合九十八平方尺,比丈八匹的巨幅宣纸还要大五分之一,最后以一千七百六十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谢稚柳作品市场最高价。
        有趣的是,此件作品在改革开放初期曾被谢稚柳以一万元的价格让给文物商店,不久文物商店又以三十万元的价格售给境外人士。短短的二十多年,此件作品价格能翻那么多倍,与青绿技法绘是分不开的。
        不难看出,名家青绿山水历来是藏界的热门题材。鉴于青绿山水创作的难度大、观赏性强,后市仍将会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价格迭创新高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燕昭四幅《日出东方》组图,灿烂明艳的大青绿山水,因其以日出为题材,所以画作又兼容了金碧山水的金碧辉煌,工致的笔法,高超的画技,高远豪阔的意境,即使这组画作,完全没有了燕昭流传后世画作的痕迹,无法打上燕昭大家之名,这组画作拿到拍卖行炒一番,价格也绝对不会低。
        “燕昭哥哥,虽然有些可惜,这组图完全没有丝毫你往日画作的痕迹,画风、技法、笔触完全不是后世所熟悉的燕昭大家画作,少了燕昭大家的名号,这组图的价格可能要大打折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