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风气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2章 风气 (1 / 3)
        这一场大食国因为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半时间,中华国前前后后明里暗里从中掠取的人口足有六十万人。

        黄金白银什么的倒是其次,光是人口,就让朝廷吃了个饱肚。与战争耗损相比,获得的利润实在太惊人。

        打一战,修养两年,中华国又充当起了老好人,作为维护和平的“世界警察”调和绿衣与黑衣大食国之间的矛盾,给与双方经济援助,帮他们发展军力与农业。

        由于绿衣大食在海战中吃了大亏,外交使节壮胆子一口气下了四十多艘千吨级战舰,累积订单额度折合黄金3.7吨。

        朝廷不顾黑衣大食国的颜面,欣然接下了这个订单。不但如此,还帮他们训练海员,又是一笔学费。

        至于火器,则是第二代火器鸟铳和铁炮,钢制品的枪械依旧属于管控装备,是不允许出口的。

        黑衣大食国早知中华国不安好心,却也没想到如此见利忘义,不得不加紧备战,还得维护面子上的友好采购装备。

        于是,双方陷入了战争竞备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得打起来。

        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完美地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丑陋嘴脸,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这桩战事分析给内阁大臣们听,让他们明白何为国,何为面。

        表面功夫做的再足,却丢了里子,那就不是大国,而是大沙比。面上吃了亏,却未民族和国家捞取天下好处,那就是民族的大功臣。

        **向来不喜欢虚伪那一套,对外邦交如是,对内统治也如是。自开国起他就废除了众多大臣出行的排场礼仪,安全当然要有专业人士,但轿子红披鸣锣开道的习俗尽数给废掉,在官报上大加批评这种官僚作风。

        他对华夏民族的官场礼仪是深恶痛绝,对一直沿袭到另一个时空两千年后的国度的官员也没甚好感,摆样子做秀都懒得做,谈何服务?

        中华国内实行男性义务兵制度,民间不禁止刀枪,但必须得上“牌照”,还有有人担保和当地官署允许。

        抑制民人尚武风气到底是对社会有好处还是有坏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后世美国枪支泛滥,不是也没暴乱么。论犯罪率,可比某些禁枪禁刀快要连弹弓菜刀都禁的国度要低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