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节 饥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一节 饥年 (2 / 3)
        “如今分了土地,村里是个什么情况?”

        几个老人互相看了几眼,都不知道怎么答这话。那黄一良想了想,又要跪到了地上,史班拉他起来坐了,听他说道,

        “如今家家有了地,本是天大好事。但前些月遭了兵灾,村子被明军征做了粮草储藏地方。十一月稻熟,又都被割了充做军资。那明兵后来被吕将军打跑,逃跑时候一把火把粮草都烧了,这村子也就被烧没了。倒是苦了我等百姓。”

        史班听到这村子被明军祸害的倒霉事情,心下暗想,百姓恨明军也好,点了点头。又想起这祠堂气派,和现在村里的平民屋子大不一样,像是官绅人家捐的,又问众人,

        “原来田多的大户,如今在哪里?”

        那族长赶紧答道,“原来有几户富裕的,被分了田时候倒没说什么,一副和睦模样。后来明军一来,便腾了原型,纷纷跳出来冤枉我等贫苦族人。也不知道怎么串通几个军汉,活活打死了几个后生,把田产加倍夺了回去。再往后,那几个无赖听说明军在西边打了败仗,便携裹着银子逃到文昌那边去了。”

        黄姓老头说得简短,却让史班心头一凛,想象出当日族人互相争斗,陷害至死的惊涛骇浪,一时沉吟不语。史班从来不知道,五源谷一胜一败之间,在这个小村子激出这么多波浪。

        黄姓老头见史班和善,想到族里苦事,停不住了嘴,又说,“上个月府城的官人过来,把村里人田地重新分了,这倒是好事。只是原来躲兵灾在山里藏的一些粮食,如今都吃了尽,城里粮食又涨到二两一石,我们乡下人哪里买的起,到了三四月青黄不接,却不知道怎么过。”

        史班看着几个老人身上衣服的补丁破旧,不由得皱起眉头。这仗打了三、四个月,那些明军大兵所到州县,一季粮食都被充了军粮。本来明军吃不掉那么多,迟早会卖出来给百姓,百姓顶多折些银子。但是明军最后又打输了,逃跑时候一路的粮仓都被烧掉,倒把海南岛东面一季的粮食都糟蹋了。

        海南岛虽然地广人稀,但长期受到中央的歧视性民族政策打压,水利开垦也不发达,可耕作土地不多。一下子被糟蹋了一季的稻子,顿时米贵,府城的一石粮食,已经炒到二两银子。这个黄家村处在明军重点驻扎地,算重灾区,这个缺粮的问题就更明显。

        本来琼州府海路运输方便,米贵米贱,商贾定然会从两广来回输送赚取差价,最后平抑米价。但五源谷第一次占领琼州府时候清算了一大批商人。剩下的一些“从良商人”,在七、八月份明军占领全岛大部分的时期,又重新跳出来作威作福。到了后来吕策打回府城,重新解放琼州府时候,这最后一点缙绅商人也跟着明军残兵,从文昌登船跑了。

        现在朱明朝廷严禁商贾和琼州府贸易,出入大陆也是不容易。南海国最缺的,就是能跨海贸易物资的商人。硫磺硝石运不进来,粮食丝绸运不进来,海布铁器运不出去,海南岛变成一个孤岛。要等董学普白手起家从头来过,组织起贸易船队,发展出成熟的贸易路线,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史班一时特别想念起庞宁起来,也不知道这个胖子跑去哪里逍遥了。

        不会挂在海上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