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节 排队枪毙时代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九节 排队枪毙时代 (1 / 3)
        吕策知道史班的性格,这话说的虽然难听,其实是尽最大力了。吕策点了点头,道,“形势严峻,尽量吧,辛苦你了。我先回去,每天派人来拿枪。”便出了谷。

        史班一个人又看了看那纸张上下坠的弹孔,叹了口气。走回门口,史班把那射击场的门锁了,对等在外面的通讯员说,“通知各个部门,除了火枪、子弹、火药和炼钢这四条线,其他的全停了,负责人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开会。”

        那通讯员想了想,问道,“赵玉师傅在儋州开银行支行,要不要支会他?”

        史班眼前一亮,笑道,“我倒忘记了,南海银行里面还有三十多个老技工,你快马把赵玉他们叫回来,全回来,明军打到家门口了,不搞银行了,全回来做火枪!”

        那通讯员听史班的话,心里吓了一跳,问道,“头领,这明军打到哪了?”

        史班见那通讯员不安眼神,才想起这形势关系到人心,自己作为头领,对形势的判断会影响谷里人的士气,不能乱说,赶紧转了个弯,道,“没事,这枪一做出来,大势就定了,一定要做出来。你快去把赵玉还有银行里的技工叫回来,现在就去,其他的人不用你集合了。”

        那个通讯员这才安心下来,头上不禁流了些细汗,点了点头,慌慌张张地往马厩跑去。

        史班组织了动员大会,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想了一切能提高产量的办法,以求最快速度把先锋营武装起来。铁器工厂开始了超负荷运转。机床组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生产新的钻床、膛线拉床。铁器工厂其他生产统统停止,甚至**、钢弩和胸甲等**也暂停了,为燧发枪生产让路。厂里五百名技工,全部投入到了火枪相关生产里。

        车间里的全是新手:米尼弹的制作倒是不难,有了铸模,把烧化的铅倒进去冷便行了,顶多再用游标卡尺检查下口径,稍微打磨加工。新手稍微培训,便能组织连续生产。但枪管是整条低碳钢棍钻出来的,要用专门的工具,着实是个细活。史班让会弄的不会弄的全上,三班倒轮流操作机器。

        这样的**生产方式,废品率高的吓人。史班也不计较,反正铁器工厂里现在炼钢的坩埚炉就有了七八个,钢材数量充足,出了废品权当新人练手。

        每做出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史班就赏银子五两,各个工序环节的工人自己分。赏银倒也不用他担心:吕策那天一走,后来就派人抬来了两万两银子,想来是在各州县打土豪得来的便宜银子。银子流水般发下去,厂里技工虽然加班加点,倒是没什么怨言。

        其实现在的铁器工厂,发展到了技工五百,杂役三四百的规模,分工已经很细,每个人本来只会做自己负责的工序。这些人原来都是农民,做技工大多不过一年,突然让干自己不懂的东西,也是手忙脚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效率。但现在是千钧一发的时候,就算增加两三倍只能提高个两三成速度,史班也只能这么拼了。做了一个多月,已是九月初,总算把两千多百支赶制的燧发枪交到了先锋营。

        吕策不想让一帮新兵蛋子扛着燧发枪上前线,送给敌人缴获,八月初得到第一批两百支燧发枪的时候,他就从各个部队选出了两千最有经验的“老兵”组成火枪队,轮流训练。说起来是老兵,其实就是三月底打败海南本地军队后,在昌化一带招收的士兵,平均训练时间不过六个月而已。但不管怎样,在这前个月的东部攻城战中也见过血,比另外三千个刚入伍一个月,还不能分清左右的农民要好太多了。

        这些老兵从大编制里以抽出来,新兵部队失去了骨干,战斗力就更弱了,所有的宝被压在了火枪队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