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黄、楚护婴孙聪遇高中 (3 / 4)
至于给焦黄中送过钱的那些学,不论给了多少钱,没有真才实学,李东阳一个都不录取。这导致许多送了钱的学们怨声载道,焦芳看这事难办,就找到了刘瑾。
刘瑾想的很简单,擅将陕西等处乡试增添名数,准备录取这些人。李东阳当然是不乐意了,据理力争,不让焦芳这些人为所欲为。
刘瑾大怒,于是私下里让孙聪散布谣言,李东阳**,录取南方士多,北方士少,正如当年南北科考案一样。
这话可就严重了。话洪武三十年科举发榜,榜上一色的南方人,一个北方人都没有。朱元璋大怒,认为是考官**,故意录取南方士,冷落北方士,于是让人彻查。
这一查不要紧,又发生一件大案。相关的官员为了给自己洗脱冤屈,居然把最差劲的考卷呈给朱元璋,言之凿凿地道:“这事和我们无关,我们是照章办事。是他们写的文章不好,不是我们**。”
朱元璋阅卷看过,只觉得辣眼睛。那些卷全部文理不通,要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学问就很一般。连他都觉得差劲的文章,能好到哪里去?要有一两个士是凭借什么东西,用差劲的文章过了考官的眼,还得过去。但不至于所有人都这样吧?这其中还用问吗?肯定有问题!
所以朱元璋完全不含糊,施展一向都有的雷霆手段,把所有相关人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无一幸免。并且在原来《大诰》的基础上又增添数条,史称“四编《大诰》”!其中颁布严酷的刑法,用来告诫全体官员。
刘瑾用南北科考案事,很明显就是用祖宗之法来压李东阳。要知道《大诰》由于太过残酷,早就废弃不用了,到了正德年间,当时的人是“不知诰、律久矣”,如今刘瑾旧事重提,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想做什么。
孙聪得了信,就去各地的客栈里散布假消息,其中有一人被他看在眼里,觉得可以利用。
话这人是谁?正是赵伯贤在东林寺见到的那个闹事的寒酸学。这人是庐江府的,姓高名中。这地方按道理来应该是南方学,但其实不是,这件事呢,就要从宣德二年讲起了。
为了缓和南北学之间的矛盾,明宣宗朱瞻基把科举首次分为南、北两个榜单。这样一直到了景泰五年,明代宗朱祁钰又把榜单分为南、北、中三个。
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布政司等地分做南榜;顺天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布政司等地方分做北榜;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布政司、凤阳府、庐州府、滁州、徐州、和州等地方分做中榜。
所以这个高中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南北科考案几乎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