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2 / 3)
        到此转眼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家国人事却都变动不小。她的芝儿已经四岁,到此生的女儿阿祉也快三岁了,祖母前年去世,而大昭朝,则在今年初元之日,因新君登基,改年号为天禧。

        先帝正德,数年前虽平息了朝乱,求仙问道之心却痴迷不改。继李同福后,又宠信另个寻访而来的道人,终因药石过度,于去年底驾崩,太子继位,是而今年为天禧一年。

        五月里,她收到江州的家书,道老太爷江夔读了她往年去的信,对信中所提的河西壮阔草原之景神往不已,一直闹着要来。阮洪天和江氏经不住老头子的闹腾,只得应了下来。谢静竹这几年一直陪父亲在江州居住,想念兄嫂,见有这机会,便也过来了。因高峻从前随谢南锦在此打过仗,熟悉沿路地况,所以由他带队,另挑数十个精壮汉子护送。

        谢静竹如今已十六,自随了父亲迁居江州,两年前起便时常有人家慕名前来求亲。只她既见识过像自己兄嫂这样珠联璧合的佳偶,寻常男子又岂能看得上眼?加上怜惜父亲,想要多陪他几年,更不愿早早嫁人。

        江氏因了明瑜的缘故,对谢静竹视如己出。又受明瑜所托,一直在代她留意合适的人家。去年年底时,正遇到一家人前来提亲。世代书香门第,那家的公子也是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谢南锦本就无意让女儿再嫁权贵之家,对这桩婚事也是认可。正要行提亲之礼时,不巧遇到国丧,须斩衰三年。身为大臣之女,虽可定亲,却不能婚嫁。这一拖就要三年,待三年后谢静竹就十八岁了,对方便有些犹豫,拖着不来行提亲之礼。谢静竹心气颇高,又岂愿结这样的亲事?这几年她孤身照顾父亲,又时常与明瑜通信,处处以她为榜样,早不是从前温室中的花朵,请江氏叫媒人过来拒了这亲事,道自己愿意陪着父亲一世。江氏急得不行,谢南锦也有些愧疚,觉得耽误了女儿,暗中托江氏再另访合适的人家。谢静竹自己倒不以为意,听说两位外祖要去河西,立刻便跟了过来。

        明瑜等了片刻,远远看见对面路上谢醉桥领着车马过来,知道人已到了,心中欢喜,不顾日头晒得猛,急忙过去迎接。

        谢静竹坐在车里,掀开门帘便见到嫂嫂迎了过来,急忙叫停下马车,也不用丫头扶,自己跳了下去就朝她跑过去。姑嫂二人三年来首次相见,此刻紧紧拉住对方手,各自欢喜异常。

        明瑜见谢静竹已经长得亭亭玉立,秀雅端庄,白皙的额头沁出了一层细汗,忙将她拉到城门荫凉处,拿块帕子给她擦汗,心疼道:“这里一入夏,天便干热干热的,与咱们江南大不相同,一路过来应很辛苦。”

        谢静竹兴高采烈,上下打量了明瑜几眼,欢快道:“嫂嫂,几年不见,你和从前不大一样了,我瞧着愈发好看了!哦对了,我的侄儿侄女呢?我给他们都带了礼物,等不及要见他们了!”

        “阿瑜,只顾和你夫家的小姑说话,再不理我这老头子,我抬脚就要回去了!”

        边上传来说话声,明瑜回头,见外祖江夔老当益壮,虽热得擦汗不停,却还叉腰在瞪着自己,忍住了笑,忙上前拉住了见礼。江夔这才转怒为喜,见一边的谢静竹朝自己做了个鬼脸。他两个一路过来,混得极熟了,晓得她在笑话自己,也不以为意,抬头挺胸往城门里去,一行人便都跟着入内。

        过了几日,便是天神节会的开节之日。按照惯例,要在城外设一祭祀之地,正中用木架高悬一面铜锣,当地长官用箭射锣心,发声以向上神祈福。

        谢醉桥如今是州牧,与前两年相同,这首射之箭自然非他莫属,又有别的事务缠身,这日一大早,叮嘱柳向阳和高峻护着明瑜江夔等人出门,自己便先出了城。

        谢静竹初到云城,见当地民风与金京江南迥异,女子都大喇喇上街,便是自己的嫂嫂,贵为州牧夫人,出门时坐的马车也不过加了个遮阳盖而已,全不似从前那样遮得密不透风。起初又是惊讶又是新奇,只见嫂嫂坦然自若,自己便也跟着,反觉颇为有趣。听说今日天神节会开节,兴奋得甚至赛过一双小侄儿和侄女,等到出了门,在马车里坐在明瑜身边,便东张西望个不停。一路又碰到不少当地人,那些人见了明瑜,纷纷上前问候,见明瑜亦含笑一一回礼,晓得自己的兄嫂在当地颇得人心,一时也是与有荣焉。

        “嫂嫂,我从前听说这里有很多西廷蛮人,一直怕你过不惯,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