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诸侯背叛 (2 / 3)
张耳就对申阳说:“我是为你而想,你降汉有利无害。”
申阳此时是左右为难,张耳此就对申阳说:“你若想我,死于两军阵前,你就别降汉王。”
申阳听到张耳如此就对他说:“好,先生,我降。”
申阳投降后,自觉对不起项羽,不想率兵攻打楚军,就带着家眷逃走,从此隐姓埋名。
申阳投降后,刘邦听闻殷王司马卬又降楚,于是,率兵从临晋过,去攻打司马卬。项羽分封的西魏王魏豹,知刘邦平定三秦,河南王申阳已投降。于是,投靠刘邦,并率兵和刘邦一起攻打殷王司马卬。
司马卬因陈平率领楚军打败自己,不敢再降于是,率军抵抗刘邦,刘邦率军打败司马卬,攻下河内,并俘虏司马卬。司马卬为了保住性命又投降刘邦。
刘邦自从汉地起兵,经陈仓之战,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打败雍王章邯,迫降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西魏王魏豹亦投降。
刘邦派去攻打韩王郑昌的韩王信,在攻打下韩国数城后,在刘邦到达河南时,率兵在阳城猛攻郑昌,郑昌兵败投降。刘邦就封韩王信为韩王,统领韩地。
此时,刘邦又趁项羽身齐地不能抽身,于是,亲率大军东进攻打项羽,行至洛阳新城,新城三老董公,知刘邦军队要从此经过,于是在道路旁边等待刘邦。当刘邦的军队路过时,懂公拦住士卒说:“我有建议要给汉王。”士卒问了董公的来历后,于是禀告了刘邦。刘邦亲切的接见了董公。
董公见到刘邦后,就对刘邦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出师无名,事情往往不会顺利。所以,汉王一定要指明项羽是反贼,才能打败项羽。项羽无道,在放逐义帝的路上,杀死义帝。义帝楚怀王,是天下人共同拥立的主上,项羽就是天下人公认的反贼。还有,就是,仁者不需要靠勇气取胜,义者不需要靠力气取胜。如果大王率领三军将士,为义帝楚怀王发丧,穿素服,并通告诸侯。共同去讨伐项羽。这样一来,天下没有不仰慕大王的大德。这才古代三王的义举。
刘邦听了董公的话,很是震撼,如醍醐灌顶。就立即宣告三军为义帝发丧,当着三军的面为义帝大哭,并下令哀悼三日。并派人告诉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我们都愿为他的臣下。今,项羽大逆无道,杀死义帝。寡人尽发关中精兵,并收集三河士众,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去攻讨楚国杀死义帝之人。”
赵国的实际掌权者陈余得知刘邦在河南召集诸侯攻打项羽,就派人去对刘邦说:“如果,汉王杀死张耳,赵国就出兵,归附汉王攻打项羽。”刘邦不想杀死张耳,又想要赵国出兵伐楚。就找了一个和张耳很像的人,将其杀死。把他的人头送给陈余。陈余信以为真就率兵归附刘邦攻打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身在齐国,得知,韩王郑昌兵败投降,司马卬也再次投降,立即命令大将龙且领兵前去阻击刘邦,并派人去九江王英布处,让他领兵去协助龙且阻击刘邦,并对英布说:“等我平定,齐国后,再率兵与你们会兵,与刘邦决一死战。”项羽还派人去责怪上次降服司马卬的陈平。
陈平因为屡次向项羽出计谋,项羽都不采纳。又担心项羽因为司马卬的事杀了自己,于是,挂印封金,逃出彭城。
陈平与刘邦手下的魏无知是老朋友,于是,就去投靠刘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