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斩白蛇起义《二》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斩白蛇起义《二》 (2 / 2)
        他干脆站下不走了,像中邪一般怔怔立在那儿,在这一刻,他忽然想通了!他做出了平生最重要的决定!夏侯婴跑上前来:“怎么了,刘哥?怎么停下来了?有事吗?”刘邦打开包袱,掏出把钱来,交给他:“你,拿着这个,跟卢绾到前边小镇上帮我买两坛子好酒,再买些熟菜来。我就在前面的神社里等你们。”

        村头,竹篱围起一片地,盖起座小庙,这便是“社”,即是古人祭神祭祖时的聚会场所。这种社,平时无人管理。荒草蔓延,往往成了狐兔藏身之所。刘邦他们正是在这里露宿并野宴的。虽简陋,但能喝上酒,吃上菜,放松放松,使这些长途跋涉的人们感到相当快乐。

        地上生起火堆,人们把干草垫上,团团围坐,用大碗喝着酒,用手撕开买来的熏肉,大口吃着。刘邦坐在大家中间,又吃又喝,酣畅淋漓。他豪爽举杯:“放开吃!随便喝!一醉方休!”众人响应着:“一醉方休!一醉方休!”夏侯婴担心地望着刘邦,向卢绾嘀咕:“把官府给的盘缠都买了酒肉,我看,他真是不想活了!”民夫魏老三举起酒碗:“我、我敬刘、刘亭长一碗!亭、亭长对咱可……真没说的!咱、咱给他添了这么多麻烦,他还请咱喝、喝酒!刘、刘叔!我敬你!”刘邦道:“魏老三,把你爹劝你的话跟大伙儿说说。”“俺爹说,可不能跑啊!咱跑了,刘叔就该倒霉了!朝廷下了法……法令,像俺们这样的,跑一个,都要拿刘亭长是问!”魏老三舌头已经有些不大灵活。“对呀,那您可怎么办呀?”“这都跑了二十来个了。”众人七嘴八舌担心地问。刘邦苦笑:“说心里话吧,我倒也不是没办法把你们管住。白天,用根绳儿,像拴蚂蚱似的拴一串儿。晚上,派人堵在门口,撒尿也不许出门。你们有再大的本事,跑得了吗?可我不想那么着!”

        民夫们全瞪起眼看着他。

        刘邦笑笑:“奇怪吧?你们以为,我送你们去骊山,出皇差,是啥好事?出皇差的,有几个能全手全脚回来?非伤即残!一家老小,今后靠谁养活?听说,修骊山墓的好多工匠,都被活活封死在里头,就为不让他们把里头的秘密说出去!这些话,我真的都不该说啊!你们可别谢我了!恨我、骂我吧!我是带你们一步步走向死路啊!”

        民夫们一听都蒙了,七嘴八舌吵吵起来,只听一片人声,却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刘邦苦笑,继续道:“我想,大伙儿都乡里乡亲的,热炕难舍,热土难离,跑就跑吧!想不到,自己却真要为此而丢命!你们可能等活干完再死。我可是一到咸阳就要送命啊!”看自己面前的酒喝完了,刘邦一把从卢绾手中夺过酒碗,把剩下的酒全灌了下去。他的手在发抖,酒泼洒在他那漂亮的胡子上。魏老三抓住他的衣襟:“刘……刘叔!我们不想死!也不想让你死呀!”刘邦十分悲哀:“算了!喝完这顿酒,你们都跑吧!跑远远的,跑到个官府找不到的地方!”卢绾急了:“我们都跑了,您呢?”刘邦一仰脖,把酒全倒进喉咙,把酒碗一摔:“杀猪屠狗,猪狗还叫几声呢!我**也跑!大不了,学英布、彭越,当土匪去!”他说得豪气满怀,所有的民夫都愣了,两眼发直地望着他。

        夏侯婴走过来:“你到哪儿,我跟你到哪儿!你干啥,我也干啥!土匪也是人当的!”卢绾也站起:“还有我!我算一个!”魏老三站起来,举起手:“刘叔!我也跟你走!”十多个民夫站了过来,聚集在了刘邦周围。其余的民夫犹豫着,还没打定主意。刘邦大笑:“好!咱们这就走!回沛县!回老家!”跟着他的人欢呼起来:“回老家去!回沛县去!”刘邦兴奋地爬起来,提着剑大步朝社外走。一帮人呼呼啦啦地跟上他。

        天快亮了。晨曦照出小路上那些隐隐绰绰的人影。夏侯婴首先清醒了:此时回沛县断不可行!应该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先听听风声,而且,家眷们也该去报个讯。刘邦虽还半醉着,仍然意识到这是个好主意。报讯的事儿自然归夏侯婴,他不在册,跑不跑没人管。这一队人,昨日还是小吏,是良民,今天都成了有家难回的匪!

        说话间刘邦等人便落在了队伍后面,这时,几个走在前面的民夫慌慌张张往回跑。边跑边喊,“要命啊!好大一条白蛇!”“长蛇拦路,不吉利!”刘邦乘着半醉,把腰中剑**,喝道:“什么玩意儿,敢挡我刘邦的路?

        一条蛇都害怕,还当土匪,成大事儿吗?壮士就当一往无前!看我的!”他仗着剑大步赶上前去,夏侯婴和卢绾跟上他。

        透过朦胧的晨光,真的有条白蛇横挡在路上,可能是从旁边的沼泽地爬出来的。人的脚步声惊动了它,它昂起头,朝走来的人威吓地吐出了红红的信子。刘邦不禁后退半步。夏侯婴抢上去,夺剑:“我来!”刘邦一把推开他,仗着酒劲,大喝一声冲上去,没等大蛇作出反应,手中宝剑一挥,正好将伸过来的蛇头斩下,接着,又一阵乱砍,将蛇身砍成了几段。夏侯婴、卢绾等人和民夫们也都冲上来,用手中的木棍和石头朝蛇的身上乱打乱砸。刘邦举起沾着蛇血的剑,哈哈大笑:“好!这是咱们打的头一个胜仗!好兆头!”

        沛县的一间小酒馆里,门窗关得紧紧的,曹参守在门口,萧何与夏侯婴正在低声密谈。萧何摇头咋舌,他意识到这回麻烦可大了!刘邦的家属、亲人,还有他们这些老朋友,统统有麻烦!抗命、造反、潜逃!哪条都够杀头的罪!“曹参!你过来一下!如果刘邦他们到咸阳,交了差再转回身,应该多少天?”萧何唤过曹参。曹参心算了一下:“得个五六十天吧?”萧何有了主意:“两个月,好!夏侯婴,你回去告诉刘邦。叫他带人就在沼泽地里藏好,不要见人,也不要让人发现,躲过这两个月再说。粮的事儿,我想办法。无论如何,他们不能偷也不能抢,被人发现了不说,真成了匪了。往后,不好替他说话。”萧何深深懂得刘邦若想干大事,绝不能与小蟊贼行径相类,他能走的路只有一条:揭竿起义!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