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乱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乱 (2 / 3)
        可就打算准备和侄儿们,待到下个月了就带他们搬家的时候,消息传来了。下邳贼阙宣起兵造反了。

        诸葛玄这个郁闷呐!什么时候造反不好,偏偏选这时候?这仗一打起来,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平熄?最关键的是阙宣这个匹夫、反贼,他把去荆州的路给堵了。

        当然,不是阙宣造反,诸葛玄便找不到一条路去荆州了。翻开大汉的地图。发现要从徐州的琅琊郡阳都县去荆州,最省力最安全的,便是坐船顺沂水而下,入泗水,再溯大江而上。虽然绕了dian,但比起陆路来,也慢不了多少。最最关键的,是安全啊。

        诸葛玄长年奔波在外,他可知道,如今外面的流寇可是多如牛毛。他一个人也就罢了,带上老的老,的,男男女女奴仆家丁,百十号人,又走不快。身上还带着不菲的财产(搬家么),这不被那些贼盯上才怪。

        诸葛玄嗣艰难,不是他生不出,而是没有带好导致夭折了好几个。如今他膝下无人,兄长留下的这几个宝贝疙瘩,那是他的掌中宝,可不能有半丁dian的损伤。自沂水入泗水,要穿过整个下邳叛乱区。走水路并不是日日夜夜都在船上就不上岸了,诸葛玄怎敢冒险?

        正愁着呢,诸葛瑾带着诸葛亮、诸葛均来见叔父了。没啥事,喊他吃饭。

        诸葛瑾这孩今年都行了冠,是大人了,比较会察颜观色,一看诸葛玄面带忧色,便忙问道:“叔父大人缘何心忧?”

        穷人的孩早当家,其实,没爹的孩也能早当家。虽然诸葛玄一向比较疼爱侄们,但对诸葛瑾,这诸葛家的长孙,却是非常严格的。早早的就开始有意思的培养他了。

        所以见诸葛瑾发问,也不觉得意外,便道:“月底汝兄弟几人除服,吾意欲下月率汝等赴荆州刘使君处。不意下邳贼阙宣反,道路断绝,不知何日方能恢复。因此而忧。”

        诸葛瑾对叔父要去刘表那,倒是没什么意见。诸葛家自他父亲故后,家里大事便都是诸葛玄了算。

        至于诸葛玄的想法,他就觉得虽然诸葛家的一些故旧能帮得上忙。但一来是徐州牧陶谦年纪渐老,这两年只顾享乐,不理政事。他不太想在徐州出仕。二来是天下乱纷纷的,好多人自身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想给诸葛玄安排个好位置,也挺难的。所以诸葛玄思考来思考去,觉得还是去荆州靠谱。那儿不但能避战祸,还能与刘表两人君臣相得,何乐而不为?

        诸葛瑾便道:“可否从陆路而至荆州?”叔父的仕途,关系到未来诸葛家的存续,这是一个很重大的事情,不可以不关心。

        诸葛玄叹道:“陆道远险,今天下纷乱,流贼山匪层出不穷。吾独身一人尚畏,况有家眷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