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平定庐江(完) (2 / 3)
卢植止住笑后,回身再看刘备,越看越喜欢。多好的少年郎啊,才十六岁(古人算虚岁,刘备已过十五的生日,便是十六了),便有如此惊人之思想、如此惊人之见解。格物致知、见闻之知,德性之知、知行合一、为天地立心!字字句句,皆是珠玑。而且之前格物一稍显单薄的话,如今这一系列成型的,具体的理论,已经代表着刘备在学术思想上面渐渐走向成熟。
卢植知道,刘备所的每一个理论,每一个观点,都会引起士林的大议论。年纪,已经颇具宗师风范,真是难得啊。卢植看着面前因为自己的注视而显得有些腼腆的弟,心中的欢喜却是怎么也压抑不住,想不到这个故人之后,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震撼。为天地立心!得多好啊。儒家不是一直这样做的吗?每一次学术上的辩论、争吵,不都是想要得到先圣经书上的解释权、主导权,从而用自己的理论去教化天下百姓吗?这就是为天地立心啊!只可惜,数百年来,博士通儒无数,却无一人能及得上自己的弟刘备。自己这是捡到宝了啊!
刘备觉得自己的脸都有些发烧了,头一回被一个满脸胡须的大叔盯着看这么久,纵使他两世为人处变不惊,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卢植看着刘备,欢喜道:“五郎,待庐江事了,吾与汝荐书一封,汝可持信往汝师伯郑康成处受教。我已经教不了你多少啦,尔师伯郑康成,学问精深,通贯古今,山东无人能出其右者。汝此去就学,必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为师也甚期待,将来汝之成就!”
刘备跟随卢植来庐江,一是想加深师徒感情,二是想见识下军阵。这两个目的已经达到。再一想,庐江事了,老师卢植也要到一年多后才会被朝廷征拜为议郎,去了洛阳。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等校书《东观汉记》。自己耗在庐江一年多也没有必要。又见卢植言辞恳切,心下不禁一暖,便道:“就依老师之命,待庐江事了,我便前去拜见师伯,去见识下师伯门下弟的风采!”
卢植见刘备一付豪气干云的模样,不禁又笑,五郎年幼,争强好胜理所当然。
旁边卢敏声道:“大人,吾也欲与五郎前去东莱,会一会郑师伯门下师兄。”
卢植心情大好,把手一挥,道:“且同去,且同去!”
不卢敏如愿以偿后如何兴奋,却中山大商张世平,历世与塞外贸易,贩卖茶、盐、缣帛等物与胡人,又把胡人的马匹和皮毛等物往中原贩。往来之间,获利颇巨。数代便成北地掘指可数的豪商。这日正在庄园休憩,得报商队管事张老二求见。张世平便把眉头一皱,知道出事了,否则哪有这么快便回来了。
张老二一身狼狈的出现在张世平面前,拜伏于地,战战兢兢的把事情经过一,便开始偷眼打量自家主上的脸色。张世平早先阴沉着脸,后来却是眉头轻舒,嘴角带笑:“涿郡绿林道上,有谁敢动我的商队,且把财物抄掠一空。我道是谁,原来是你!”
自言自语完毕,张世平摆了摆手,对张老二道:“此次事出有因,我不怪你,你且下去歇着罢。”
张老二长舒了一口气,早知道这么简单,就不用故意把自己搞得这般狼狈了。不过,无事真的一身轻哪。
刘恭与张博两个火并了花太岁,把财物藏匿起来后,若无其事的回了涿县。这次黑吃黑,让他俩个吃了个饱,对花太岁城中的铺面也没有太多心思了。且花二死讯传来,张县尉只怕也要出手争夺,顶多看在妾的份上,给花二家人留下一点家产。这种各方关注的情况下,自己再出手就不太合适了。要低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