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素质教育乃强国基础 (1 / 2)
“左相,朕问你,何谓庠序?”昭原见陈文衍竟要与自己撕那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当即也不再客气,直言问道。
陈文衍愣,显然没想到昭原会问自己如此简单的常识,“孟圣人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言中的庠序自然是师长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了······”
昭原笑了笑,却是摇了摇头,反驳道:“左相只知其,而不知其二也!所谓庠序,乃是如今私塾,乡学的前身。古人云,庠、序、养也,也就是说,庠的原意乃是养!据部分史册记载,庠是虞舜时期的教养机构,重点利用养老的活动,来教导青年孝悌之道!而序,则是殷商时期的学校名称,起初之意乃是平民百姓的教射之地,只是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贵族子弟接受礼乐,传射之类教育的场所了!”
昭原解释了通,微微顿了下后,继续道:“而朕开军校制度,无不是秉承了先人的经验和智慧,以儒家道义熏陶兵士,也只是想重现圣人时代的教化之风,又岂会违背了典制?再者,左相身为儒家宗师,应当知道教化万民乃功在千秋之举,若要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当从此伊始!”
昭原声音不大却异常有力的话语在大殿中回响,殿下群臣皆是默然,就是做好切辩驳准备的陈文衍也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兴办教育,有教无类本是儒家的理想之,只是随着读书人社会地位的日渐拔高,众多学子,甚至包括大量的寒门儒生都似乎有了种高人等的感觉。
身为左相的陈文衍亦是如此,他认为教育事已经是读书人专有的了,并连带着认为,那些军营中的草莽武夫根本就不配学这经纶道理!
这样的偏见,可能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之。
“可是皇上,若是让这些绝大多数连大字都不识个的武夫学习礼义廉耻,恐怕只会事倍功半······”纵然是无可反驳,边的常元宗还是就现实的情况,忧心劝道。
昭原的脸色缓和了许多,朝他摆了摆手,说道:“朕在文书中写的很清楚,开设军校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学子儒生,只是在提高他们军事素养的同时,播下颗名为道义的种子,让他们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做种崇高的信念,而不单单是种存活的方式或者用来谋求荣华富贵的手段!”
常元宗抿了抿嘴唇,不再说话,陈文衍则是与之对视了眼,终究是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退回了朝列之中。
“众卿家还有异议否?”昭原环视群臣圈,缓声问道。
而回答他的,只有片沉默!
“那此事便如此决定了!至于具体方案的落实······就交给常太傅吧!”昭原在朝中巡视了好会儿,最终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熟悉的常元宗,而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猛然意识到,他能用且敢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
以武练兵和军校之事,都不是朝夕可以达成的,尤其,针对的对象还是刚入军营,毫无章法可言的近十万新兵蛋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